投資動向:新經濟概念股炒邊隻?

香港交易所(00388)上市新規落實,同股不同權架構將由小米集團打頭陣,並於上周遞交了上市申請。本周與大家剖析在新遊戲規則下,將會帶來甚麼新投資機遇。

港交所修訂後主板《上市規則》,上月底正式生效,開始接受新經濟企業上市申請,包括有特別投票權架構公司及未有營業收入公司。

市場估計,小米會以1,000億至1,200億美元(約7,800億至9,360億港元)估值上市,很大可能繼一四年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後,成為全球最大宗的上市集資活動。市場預期成功上市後,小米會被招攬為首批以中國預託證券(CDR)形式,再到內地上市的創新公司。

交投勢增 港交所受惠

港交所打破傳統接納同股不同權架構,無疑是要應對其他交易所的激烈競爭。最近,新加坡交易所推出第二輪諮詢,為吸引同股不同權企業掛牌,開出條件比香港更彈性,不為業務性質及市值設門檻。上交所及深交所早已表態支持新經濟企業,不惜特事特辦,讓新經濟公司走捷徑,先以CDR形式回A股掛牌是今年首要工作。去年香港失落全球最大IPO集資市場寶座,港交所要重奪一哥地位,推出新規刻不容緩。

客觀而言,論國際投資者參與的活躍程度,毗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地利,以及相對完善法制,香港在三地中極具優勢,港交所必然受惠。試想像,一隻小米市值已達9,000億元,放在50隻恒指藍籌股中,也足以躋身第五大市值公司,比市值8,400億元的友邦(01299)還要大。重磅股強勢加入,預料有利港股交易量。一旦開創先例,接下來的螞蟻金服、陸金所,甚至在美國掛牌,一直表示願意回流的阿里巴巴、京東及百度等巨無霸,牽涉數以萬億潛在市值的新經濟企業排隊上市,對港股總市值及交投,長遠定必能從根本發揮振奮作用。

在一六及一七年,港股日均成交額分別為673億及882億元。在同股不同權的帶動下,預期今年日均成交額有機會躍至1,100億至1,200億元。綜合大行預測,港交所今年市盈率為32.4倍,與過去十年平均31.3倍僅高出3%,並無特別預示下半年港股成交有長足發展的潛力。現時港交所股價在250元左右,相當具吸引力。

金軟長線視乎雲業務

小米上市對短期投資者最明顯的影響,就是近日已上市的新經濟股,業務同性質的公司面對持續沽壓,如眾安在綫(06060)、閱文(00772)及易鑫(02858)等去年上市時銳不可當,但現時關注程度被攤薄,捧場資金撤離部署換貨,結果股價持續出現陰乾情況。這批新經濟企業招股時反應熱烈,定下進取招股價,即使估值回到相對貼地區域,亦難扭股價弱勢。

由雷軍任主席的同系公司金山軟件(03888),被視為小米影子概念股,上周因姊妹公司申請上市消息刺激,股價上周五曾炒上25.15元。論基本因素,小米主打手機硬件銷售,金軟則精於軟件及雲服務,業務屬性各擅勝場。去年,金軟業績好轉,撇除出售附屬公司的一次過收益,溢利約10億元人民幣,軟件業務營收抵銷仍在燒錢的雲端業務發展。

金軟短期勢受小米招股定價及反應影響,長遠則視乎雲業務的收成期。內地雲市場進入寡頭壟斷局面,阿里、騰訊、金軟、中國電信及Ucloud佔近四分之三的市場份額,一旦出現併購或金山雲分拆的消息,多年投資可資本化金山雲的實際價值,有機會進一步反映在金軟股價。

小米非手機業務成增長關鍵

根據初步招股文件,小米去年經調整後盈利53.61億元(人民幣‧下同),若以傳聞的千億美元定價上市,往績市盈率達118倍,估值驚人。這與未來重返CDR,以及A股投資者對科技公司願意付出高溢價有關。

今年首季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初見飽和迹象,IDC數據顯示,全球五大品牌出貨量跌2.4%,當中,中國市場出貨量是一三年第三季以來首次不足1億部。作為「四哥」的小米,在內地出貨量亦見回落,不過卻在印度及東南亞市場,以低價智能手機殺出一條血路,出貨量逆市飆八成七,公司本身及保薦行在上市前確實做足工夫,力谷銷售表現爭取最大集資效果。

掛牌股價失色即沽

小米智能手機佔收入七成,集團未來如何應付市場增長放緩,是上市後能否保持高估值的關鍵,如開拓互聯網服務及小米金融的非手機業務。在投行群星拱照下,若認購小米嘗試短炒圖利,應該風險有限,但智能手機的黃金時代已過也是事實,對長線增長有所保留。

投資者不妨抱着貨如輪轉的心態,若小米上市首日勢色不對便即沽,反正排隊上市的新經濟及生物科技企業多的是,不愁沒有選擇。

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