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中國經濟的制約

中國官方上周公布一七年經濟數據,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82.7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這一數字已超越了去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所定下的6.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一七年中國經濟增長回暖,打破了一○年增長見頂後一路下滑的趨勢,也令一些經濟學家和市場分析產生中國經濟或踏入新增長周期的憧憬。雖然去年中國的增長有點超出預期,但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可能踏入新增長周期這種看法實在言之過早。

服務業獨力難支

首先,從產業增速看,第一產業(主要包括農業和採礦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主要包括製造業、能源和建築業)的增加值增長6.1%;第三產業(主要包括服務業)的增加值增長8.0%。這些數據顯示,去年第一和第二產業的增加值增長遠比GDP增長為低,就只有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增幅比GDP增長為高,反映去年6.9%的增長率主要是服務業帶動。但值得留意,當農業和製造業增長放緩,對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物流等行業)需求必然構成壓力。

此外,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這一實際增速快於GDP增速,這意味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賴居民收入上升拉動內需。但值得關注的是,縱使政府透過多渠道替一線城市的房價降溫,但房價仍高踞不下。高房價和借款增多也會讓消費意欲降低。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去年達36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但增速比一六年回落0.2個百分點。

限制產能損投資

再者,雖然去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實際增長6.6%,增速比一六年加快0.6個百分點,同時在煤炭、鋼鐵、鋁等八大行業更錄得利潤增長,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2%,增速比一六年回落0.9個百分點,為十多年來的新低。在一般情況下,利潤飆升會促使企業增加投資,央企去年利潤大增15.2%,創下五年最高增速,達到約2,190億美元,但在目前政府限制產能擴張的情況下,增加投資是不可能。國資委上周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嚴禁高負債大型國企進行新投資,反映中央對遏止產能過剩的決心。這同樣揭示中央將繼續採取較謹慎的貨幣政策,避免製造大量信貸,過分拉動固定資產投資。

一七年數據確實為市場帶來一點驚喜,但政府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指標顯示,從投資到消費,去年拉動增長的幾大關鍵因素似乎都有所減弱,但筆者並不認為中國經濟今年會大幅回落,主要是外圍經濟逐步回穩,加上中央絕不希望經濟增長下滑至低於6.5%,一旦觸及6.5%水平,中央很大機會透過宏觀經濟政策把增長推高,相信今年的經濟增長將介乎6.5%至6.8%水平之間。

鄺志良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包括中國經濟政策及發展。

作者:鄺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