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穩步國際化 減少干預顯自信

中國積極推進人民幣開放,去年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其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後,邁向國際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近日在一個金融論壇上,德國及法國央行均表示,會把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中,可見人民幣國際地位已進一步提升。

內地成功遏止走資,人民幣貶值陰霾也隨之消散,經濟增長率觸底,出口復甦,貿易盈餘持續,使人民幣匯價轉強,即使面對美國加息兼退市,及環球游資大挪移,亦無礙匯價升勢。去年九月,人民銀行取消兩項支撐匯率規定,不再干預匯價,揭示人民幣匯率已重回正軌,朝市場化的長遠部署上進發。

繼英國及歐央行,近日法國及德國央行都把人民幣納入為儲備貨幣,即使暫時規模不大,但既然得到歐盟兩大經濟強國支持,效果料可立竿見影,有望推動更多境外機構及個人持有人民幣。據官方數字,目前人民幣在國際清算使用比率僅百分之一點八,佔全球央行外匯儲備也只是剛超過百分之一,作為僅次美國的經濟規模,人民幣在國際儲備、跨境結算等範疇,未來必然會有很大的躍升空間。

即使有SDR的「Q嘜」認可,環球央行也不可能大舉買入在國際市場上應用不多的貨幣。中國致力增加人民幣國際結算應用,近期頻頻出招,年初人行頒布《關於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鼓勵企業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開展個人其他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及碳排放權交易人民幣跨境結算等政策。中國與巴基斯坦在雙邊貿易中,亦達成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協議,為人民幣進入巴基斯坦市場鋪路。

美元能夠成為國際結算貨幣,與大宗商品長久以來用美元結算有關,中國作為全球資源最大消耗國,因利乘便,近年積極推動石油人民幣計價結算系統。

因應增加俄羅斯進口原油,中國在二○一五年開始把經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進口原油,全部以人民幣結算,近年石油輸出國為出口爭崩頭,爭取與中國做生意機會,沙特與安哥拉也接受新遊戲規則,以人民幣作結算,為人民幣增加境外需求立下重要里程碑。

宏觀經濟好轉,加上中國牽頭「一帶一路」及A股入摩等因素,都有利推動人民幣的國際需求,未來國際結算及佔國際央行的外儲比重,都可看高一線,人民幣國際化目前可說到了一個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