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怪現象 上市公司廿年少一半

美股牛市邁向第九年,道指較早前歷史性衝破25,000點大關,然而,美股出現市場愈旺,上市公司數目卻愈來愈少的怪現象,由九六年超過7,400家跌至現時不足一半。

美國上市公司數目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達到高峰,數以百計初創企業趁科網熱潮集資上市,但不少在泡沫爆破後消失,企業併購活動亦令上市公司數目不斷下降。

創企易融資 唔願上市

另邊廂,小型企業愈益可透過創投資本或其他私人融資渠道,維持非上市狀況,避免嚴格的上市公司監管,加上企業長年回購股份,導致可供投資者購入的股份持續下降。Pantheon Partners統計亦顯示,美國上市公司平均年齡由九六年約12年升至去年的18年。

回購併購減少股份供應

雖然有分析認為,資金持續流入股市下,股份供應減少有助推高股價。惟花旗估計,自一○年以來,標指企業已發行普通股僅以1%或以下速度減少,該行首席美股策略員Tobias Levkovich亦指,股份數目減少最多的企業,表現未見跑贏大市,意味實際影響有限。此外,不少企業向員工發放股份作為薪酬,可抵銷部分影響。

有投資者認為,大部分消失的上市公司都是小型或微型股,不會對藍籌指數構成重大影響。Prudential Financial首席市場策略員Quincy Krosby更認為,小型企業被淘汰令市場效率增加。

以亞馬遜為例,九七年上市時只是小型股,現已成為市值逾5,000億美元的超級巨無霸。近年上市企業包括Facebook待業務擴至一定規模才上市,很多大型初創企如Uber及Airbnb仍未上市。Pantheon合夥人Brian Buenneke認為,若投資小型或高增長企業,股市非理想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