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貧富差距只源於有資產和沒有資產。這一兩年除了靠量寬外,供了多年的本金和樓宇升值,不少人可利用財富效應去加按為子女購買物業自住或投資,進一步拉遠和沒有資產的人之距離。
從前600萬元的物業是一個大的數字,今日只是市區兩房的起步價,金管局為了防範樓價突然逆轉,年來推出多項逆周期措施,加高入市門檻,並築起了600萬元的高牆。600萬元以下物業連同按揭保險可做八成按揭,即需要120萬元的首期便可以,但是超過600萬元便只可做六成按揭。舉例一個601萬元的物業,便要準備240萬元的首期,這絕對不是一個階梯,而是一道高牆。
高牆之上更有高牆,600萬至1,000萬元以下樓價只能做六成按揭(最高可借500萬元),愈接近1,000萬元樓價,成數愈低,這一道階梯阻礙了換樓人士改善居住環境。
二手市場市況的淡靜便是建基於此,發展商財雄勢大,可把首期降低和作二按及代付部分稅費,故引來換樓人士青睞,新樓成為接近獨市生意,他們可定較高溢價,把樓價拉高,金管局想出來的德政,只令發展商成為獨贏的怪胎產物。
資深測量師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 邵志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