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防樓市風險 調控勢打持久戰

中央對樓市調控展開混合拳後,內地一線城市樓房已見價量齊跌,措施漸見成效,投資市場憧憬調控一如既往見好即收,可是近日官方放風,調控不夠全面,改革不夠深化,似要向市場傳達,今次調控是一場持久戰,不會如以往點到即止,重蹈過去愈調愈升的覆轍。

中央去年定性樓房「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的」,一年多以來,內地由最初主力在一線城市推出限購、限貸,演變至現時不少二線城市進入五限時代(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不過,部分未受限制地區,仍然見資金水向低流,因應政策指揮,由被壓抑城市湧向低線市場,熱搶新樓。

內地媒體表示,現時樓市調控未夠全面,在調控工作白熱化,市場愈焦慮,愈需要穩定預期,不能在重要時刻失去方寸及耐心。字裏行間,有迹象看到今浪樓市調控,很可能在現有基礎上再升級,免投機死灰復燃。

事實上,如果買樓買地統統能夠一朝發達,還有誰願意苦心經營。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有必要引導信貸重納正軌,從地產市場回到實體經濟,扭轉投機心態。事實上,中國調控樓市比以往下了更大決心,自去年第四季推出以來,全國出台政策累積逾二百次,堪稱史無前例。

以往內地樓市一放就亂,一收就死,今輪調控最大的分別,是在推展初期,未有一刀切的全國性實施,先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逐漸擴展至南京、杭州、青島等熱點二線城市,再到合肥、武漢及西安等中西部城市,政策漸進升級,逐少加大力度,使樓市呈現罕有的軟着陸態勢。

無疑內地房地產市道盛衰,影響到地方財政收入,亦因此過往市場投機者,都會揣測政策周期,每次樓市調控達到一定成效,很容易被猜中政策結束的時間。過去幾個月,一二線城市樓價及交投明顯冷卻,股市熱錢也早作部署,預先熱炒內房股,資金肆無忌憚,就是賭調控快將下架,讓炒樓大軍再次有機可乘。

內地樓市約束炒風,主要靠臨時政策,長效措施如房地產稅法,仍有待出台。假如調控貿然鬆綁令樓市反彈,到時再施行更嚴厲的調控,社會成本會極高。近日住建部提到要防範地產風險,不能讓市場有錯誤解讀念頭,加上官方提出調控未夠全面之說,似為調控升級做好心理預期管理,扶持實質需求將會成為中國樓市長遠的大方向,炒家的樂觀預想,小心最後是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