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Talk:人臉識別的私隱與商機

iPhone X的FaceID,讓人臉識別技術廣為人知,新機一出即成為測試對象,媒體紛找來孖生兄弟挑機,看似過癮,但人臉識別惹起私隱顧慮,擔心容易遭系統認出個人資料。惟大數據時代不靠臉孔都可識別出個人身份,擔心已太遲。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結合,早已發展出跟人臉相關的應用。阿里巴巴在內地已試用「刷臉支付」,較早前與肯德基在杭州新開的高科技快餐店合作。客人進店選購食物,支付時只需輸入綁定支付寶的手機號碼,選擇人臉識別確認,對準鏡頭即完成。

數碼足迹市場規模大

人臉識別在不知不覺間廣泛應用,新iPhone更將技術推進一步。人們關注電腦可識別臉孔會引發私隱問題,怕被「點相」後,連同個人資料一併被起底。惟網民資料早已被看光。

無論在用瀏覽器上網或手機程式,用戶每一個點擊動作都被紀錄,留下數碼足迹。分析數碼足迹去了解用戶喜好,已是幾十億元規模的市場,用於廣告商購買廣告空間的決定。雖業界一再強調匿名收集數碼足迹,即只看大眾點擊喜好,不會識別出用戶身份,但有專家踢爆,做少許手腳便可將數碼足迹身份還原。即使不帶有人臉識別,同樣可被認出。

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時代,這類資訊為用戶大開方便之門。有時,私隱與方便之間,實難取捨。

艾雲

在財經界打滾多年後,毅然投身資訊科技行業,成為i世代,絕非為趕潮流,而是深信資訊科技對經濟帶來革命性改變,對行業動態、新產品及技術趨勢特別感興趣。

作者:艾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