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樓市三年內恐調整

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接受訪問時指,中國未來數年會持續去槓桿,即使現時流動性仍充裕,惟信貸周期已到轉捩點,之後勢將緩慢減少,未來二至三年內地樓市或出現調整。

他表示,去年中國五十大、中城市的住宅市值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百分之二百五十,高過日本九○年、美國○六年樓市泡沫瀕臨爆破時的百分之二百及百分之一百七十,要是將未完工的物業也計算進去,比率恐怕達到百分之四百。

另方面,中國○八年以來廣義貨幣供應(M2)增加十九萬億美元,連美國、日本及歐元區均望塵莫及。中國樓市背後正是全國熱錢流竄,一線城市出招壓抑樓價,購買力就轉戰二線城市,二線城市遭打壓就湧往三線城市。

收緊流動性易惹恐慌

陶冬又強調,經濟、信貸、地產、股市皆有盛衰周期,雖然現時內地流動性極充裕,當局日後調控樓市寬緊會有些搖擺,令調整的確實時間難以預測,惟趨勢是明顯邁向調整,就像○五至○六年,市場知道美國樓市會冧,只是不知道時間及導火線。

他又表示,中央一句「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正是中國信貸周期收緊之拐點,流動性將慢慢乾涸,猶如溫水煮蛙。過去發達國家去槓桿往往由政策平穩且緩慢地啟動,其後卻出現當初未知的市場事件,處理不當會令去槓桿變得急速,觸發市場恐慌。

陶冬又說,國企佔據很多重要行業的壟斷地位,但不思提高生產力、不思創新,窒礙更具競爭力的企業,拖中國經濟發展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