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表遇上降評級 港股樓難言安枕

常言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禍福本是相倚,無論是任何資產,只要價格升到極高水平,都會迎來調整,是鐵一般定律。現時美國聯儲局將於十月開始縮表;歐央行或於下月披露收水計劃;中港信貸評級遭下調;全球地緣政治危機沒完沒了,加上「十年一劫」夢魘難忘,香港股市及樓市實在難言安枕。

或許部分投資者仍未太清楚縮表是甚麼回事,這象徵着央行正式由量化寬鬆轉至量化緊縮,即聯儲局不會再重新購買部分到期的債券,變相向市場「收回美元」。相比加息,縮表的貨幣收縮力量將更強大,當流動性被收緊後,美元就會變少、變貴,全球資本會加速回流美國。

由於不少國家或地區積存了大量美元,尤其是處於東亞的中國、日本、南韓、香港等最有錢及外匯儲備均以美元為主的大型經濟體,正能補充聯儲局縮表所需的資金,屆時資金流若出現快速逆轉,東亞地區資產跌價恐會超想像,尤其是香港資金能自由進出,熱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港股隨時再淪為「提款機」。

除了縮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近日下調中國及香港信貸評級亦是隱患。雖然市場人士不認同該機構的決定,但無論如何,截至去年底,中國整體債務已佔國內生產總值逾二點五倍,而評級遭下調意味着企業融資成本將會增加,遇上聯儲局即將展開「收回美元」行動,企業融資成本上揚的後果可大可小,須知道不少企業早已債台高築。更甚的是,中國仍未能完全擺脫依靠信貸增長支持經濟的既有模式,標普的決定絕不能說沒有影響。

除了較貼身的因素,全球地緣政治風起雲湧更是重大憂慮。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北韓領袖金正恩繼續互相威脅開戰;美國或會宣布放棄伊朗核協議;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政府不理會國際反對搞獨立公投;最新連西班牙與其東北部的加泰羅尼亞亦鬧分裂危機,通通都會影響金融市場秩序,對資產價格構成威脅。

面對多項不明朗因素,「商品大王」羅傑斯再度警告,另一場熊市恐已近在眼前,而且會是有生之年中最可怕、最糟糕的,因為全球債務已達到史上最瘋狂,央行欲救無從。

或許以往《狼來了》說得太多,投資者早已煩厭,但必須明白,這故事的結局終是悲慘。如果說央行量化寬鬆刺激了資產價格大幅上揚,如今央行開始「收水」,資產價格仍能癲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