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現代絲路再續經濟輝煌

上月筆者親歷了古絲綢之路的源頭—甘肅,體驗國家淵源深厚的歷史文化,但同時感受時代巨輪的無情與機遇。

公元前的中國,無論戰國、秦朝或西漢初年,邊疆西止陝西(長安一帶)。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宜於耕種,孕育了中華民族,但對黃河西部的高山和沙漠則認識有限。(見小圖的中國地勢圖)

那年代缺乏海上運輸,追求異國貨物,漢武帝(漢朝第七位皇帝)派遣大臣張騫率百人向西探索,雖然遭北方匈奴兩次捕獲,惟終於把黃河以西的甘肅「河西走廊」面紗揭開,及後迫使匈奴北退,為商人開拓了首段營商便利的「絲綢之路」。(見圖的黑線)

走廊長約千里,乘車西行數小時,眼前景象幾乎毫無改變,南面是山脊連綿的「祁連山脈」,北面是一望無際的浩瀚黃沙。古代,到底怎樣在沒有保護下踏出這第一步,實在太令人驚訝。

歷史文化遺產眾多

更震驚的是沿途名城處處,張掖、嘉峪關、敦煌、玉門關擁有多個世界歷史文化遺產(見圖),神仙工匠留下不可思議的七彩斑斕「丹霞地質公園」、海洋般風沙大地上散布風蝕石雕的「雅丹魔鬼城」、綠洲最美灣月的「月牙泉」;也有刻載歷代佛教文化的敦煌藝術「莫高窟」、誘發詩人留下膾炙人口作品的「陽關」。看在眼前,澎湃心窩。文明古國,你有着多少講不完的故事?

全盛時期的西漢,在二千年前勾畫了今天的中國版圖,為國際關係及文化交往打造了基礎的通道,繁盛千年。

甘肅受惠地理優勢

曾是昔日的古戰場,或是高僧、文人庇護的集散地,河西走廊在明清年代已黯淡無光。現代貿易側重海(量)、空(速)路線,陸路已被忽略。西部甘肅經濟長期徘徊谷底,居民收入、經濟總值皆列在全國尾門。走廊未能體現價值,恍惚已被遺忘、遺棄。

目前,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利用絲路「黃金段」的地理位置優勢,它構成了「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段落:甘肅兩大鐵路「隴海鐵路」和「蘭新鐵路」,左右接駁沿海的連雲港和西面的新疆。「中歐班列」和「中亞班列」的高速火車發展,賦予河西走廊新生命。猶如地鐵通車,除了總站兩端外,中間城市成為最大受惠者。但願甘肅如此,在較低基數下,可盼更佳升幅。

這次絲路之行,從地理環境角度,加深了數千年華夏文化的認識。漢武帝把中國推上歷史高峰,「漢人」因此得名,主動開闢中西貿易,造就「民心相通」、文化交往。今時今日,中國效法前人,倡議跨國往來,有「一帶」又有一「路」,涉面更廣、模式更多,不同專業可以參與作先鋒,再續國家萬世昌盛。

陳鳳翔博士

三十年資深銀行家,一帶一路國際發展聯盟秘書長、城大MBA課程協理主任兼客座教授、銀行學會出版事務委員會高級顧問、人民幣通識主持人,於英國和香港取得金融學等三個碩士及博士學位。

作者:陳鳳翔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