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Talk:豈止劏房辦公室

劏房概念雖然來自香港,不過把劏房辦公室發揮得極致,一定是美國共用工作空間公司WeWork。最近再獲軟銀的千億美元願景基金一次過融資44億美元,令其估值衝上200億美元,躋身五大科技創業公司之一,跟共享經濟的Uber和Airbnb齊名。

有一點要留意,獲軟銀大手筆入股,當中的14億美元注入WeWork中國、日本和東南亞的子公司,意味着WeWork將加速在亞洲發展。WeWork去年在銅鑼灣和灣仔開了15層工作空間,接下來將在中環再開設15層。

除了WeWork,本港還有三、四十間規模相對較小的共用工作空間。

促進公司業務交流

有人質疑,共享工作空間只是劏房辦公室而已,艾雲的看法卻相反,如果只以地產項目看待,把大型商廈加設間隔,或放幾張流動工作桌作分租,市場空間或許有限,因業主手握生殺大權。不過,現在的市場玩法有變,有業主甚至不收租金,改為提供地方給共用工作空間營運者,然後共享收入。

共用工作空間的重點不只劏房,應看重內裏的社群。WeWork設虛擬社群,創業者可在內提出任何業務問題,如招聘空缺、業務需要等,全球十多萬會員一同響應。而小型共用工作空間更像「72家房客」,他們之間關係密切,更容易促進業務介紹的機會。共用工作空間和劏房辦公室的分別,就在這個社群。

艾雲 

在財經界打滾多年後,毅然投身資訊科技行業,成為i世代,絕非為趕潮流,而是深信資訊科技對經濟帶來革命性改變,對行業動態、新產品及技術趨勢特別感興趣。

作者:艾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