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幣持續走強,兌美元中間價迭創逾一年新高!可是,一國貨幣之價值,到底不能脫離實體經濟,須提防本輪升值過後,修正將無可避免。投資者可以做的是盡量分散風險,時刻保持謹慎的態度,以應對下半年環球金融市場的挑戰!
今年上半年,內地經濟穩定增長,情況勝於預期,加上官方努力堵塞的走資問題初現成效,人民幣貶值預期下降,匯率趨穩。另一方面,上任逾半年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無甚作為,美元強勢逆轉,致使人民幣匯率連月升值。年初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已升逾5%。
有指內地官方容許人民幣連月升值,是要配合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以圖吸引資金流入,但這良好願望暫未見得有多大成效。事實上,中美貿易關係烏雲密布,美國大打貿易牌,又奉行美國人優先政策,全球化受衝擊,投資者都在駐足觀望事態發展,雖然美元稍為轉弱,但尚不見得資金會大規模重返新興市場。
內部方面,從七月份內地經濟數據可見,無論是外貿、製造業抑或消費零售都有轉弱迹象,經濟轉型令增速放緩的壓力增加,中小企生意難做。在大宗商品價格持續炒高,與人民幣持續走強夾擊之下,誠然對出口不利。令人擔心的是,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增加,通脹低迷,一旦出現通縮,則經濟第二次探底可能無可避免。
綜觀本輪人民幣升值,背景是美元結束特朗普上任後的強勢,加上今年十一月內地舉行十九大會議,此前一切要維穩,當然也包括人民幣匯率。近月朝鮮半島局勢緊張,避險需求增加,人民銀行多次提高人民幣中間價,亦令人民幣匯率走強。可是這些因素不會持久,人民幣匯率始終不可能長期與經濟表現背馳,修正只是時間問題。中長期而言,內地進行深化經濟改革,經濟轉型說明過往的高增長不復再,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但仍不脫慢貶周期,官方所謂的「雙向浮動」,升貶還是離不開一個固定範圍。
擺在眼前的趨勢是,美國利率正常化已不能逆轉,聯儲局很大機會在年內啟動縮表,特朗普的施政亦會漸趨明朗,而中國經濟改革艱巨,去槓桿、防風險,仍是中國政府的頭等大事,期望內地股市即將大升、匯率繼續強勢,並不切實際。謹記身處全球量寬終結,但流動性仍偏寬的轉折期,資產泡沫化正趨向極點,投資者宜盡量分散投資,以期能抗衡地緣政治以及貨幣政策逆轉過程所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