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股票研究逾20年的國農證券董事總經理林家亨(Simon),炒股了得之餘,物業投資同樣經驗豐富。從21歲起,他在加拿大、廣州、香港三地先後買賣逾10個物業,贏多輸少,最新以1,800萬元買入西半山怡林閣。
對於現時有感上車無期的年輕人,Simon稱:「每一個人都有低潮時,但年輕人有青春有時間,只要堅持、準備好,機會一來就抓住,就會看到成績。」他更分享自己年輕時的經歷,憶述當年在港的薪金好奀,其後有機會到加拿大,努力配合運氣賺到第一桶金,21歲時成功買到第一層樓。
「一九七九年時的加拿大,石油業蓬勃,當時我在加拿大埃德蒙頓(Edmonton)做鑽油台的燒焊工,月薪折合約13,000港元(當時不少年輕人在香港的月薪僅約1,000元),加上努力加班,終於在21歲時儲夠錢買入一間Townhouse(聯排住宅),當時近千方呎不用7萬加元!自己後來亦轉做舊車買賣生意。」
Simon續指:「當時很開心,咁後生就做業主。不過這次買樓是虧本的,因其後利息上升,我把物業轉贈家姐,基本上輸了首期和6年來的供款。之後我再買其他獨立屋自住和投資,總計在加拿大前前後後買過8、9間物業,買入後裝修靚一點就賣出,每次大概都賺近一成。」
其後,因加拿大實施新政策,令他在當地的買賣舊車生意因稅率上升而經營困難,促使他九三年回港發展,並在朋友介紹下加入證券業:「當時我無想過在香港買樓,一來加拿大物業面積較大、價格較低,二來九六年、九七年時香港樓價升得太急,得個睇字,直至○○年科網股泡沫爆破以至○一年911恐襲發生,樓價才冧下來。」
他憶述,當年新盤、灣仔匯星壹號公布減價近五成的價單,呎價由最初的7,000多元減至4,000多元,他見機不可失,買入頂層大單位,當年計及現金回贈,單位售305萬元。這是他在香港首次置業,即使其後沙士來襲,對其物業樓價影響不算太大。
除了加拿大和香港外,Simon在○五年轉買內地樓,買入折合實用面積約920方呎的廣州住宅,買入時約51萬港元,一五年以330萬港元賣出。惟他笑言,自己和家人10年來只是上過去住3次,其餘時間單位是丟空。
Simon最新買入薄扶林怡林閣單位:「買的原因是設施不俗,有泳池、網球場、健身室、兒童遊戲室。更重要是屋苑密度低,空間寬敞,多外籍人士,與我早年在加拿大居住時環境相若。」他指自己近月在西半山看了10多個放盤,有些雖間隔四正,但電梯和走廊空間擠迫,搬運鋼琴似有難度,遂不考慮。
他與原業主講價講了三個月,由約2,000萬元講至1,800萬元:「由於單位連車位,故我假設扣減估值250萬元的車位,1,550萬元買到1,309方呎,亦即呎價不用12,000元,我認為很抵。」
談到買樓心得,他認為「熟邊度買邊度」、有耐性、喜怒不形於色,這樣才較大機會買到筍盤。現時來說,二手樓可能抵買過新樓,因前者按揭成數限制,反增加議價空間。
Simon續指,現時港樓高企不下,是量寬後遺症:「錢可一夜之間印出來、樓唔可以,量寬印出來的23萬億港元令物價和資產價格上漲。另邊廂,市場往往專注新單位供應,每年同樣有不少舊樓清拆和收回,相互抵銷下,香港樓宇總量淨增長其實不多。」
他認為,香港樓價難有下跌空間,因辣招已推出很多次,只要日後不再加辣,樓價仍會在供不應求下向上。新一代要靠買樓發達很困難,買股票賺第一桶金機會較大。
「現時道指和恒指的市帳率分別約3.6倍和1.3倍。若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前景、配合A股被納入MSCI指數,港股勢會跟隨水漲船高,恒指升越3萬點前仍然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