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評級公司將香港銀行業前景展望定為「負面」,在當前香港經濟相對穩定情況下,看似是杞人憂天,但實際本港經濟表面風平浪靜,卻難掩暗潮洶湧,風險主要來自美國貨幣政策逆轉,以及香港樓價持續高企。正所謂「好境不常有」,業界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必須管控好風險日漸上升的問題。
雖然現時香港就業市場大致穩定,零售及出口在去年比較基數低之下,今年似有回穩迹象,但說到底還是旺景不復再,黃金地段商舖租金大跌,餐飲業不旺場。配合國際打擊洗黑錢行動,近年港銀對企業申請開戶審批甚嚴,加上營商環境未見改善,中小企更飽受高樓價之苦,本地企業貸款需求疲弱,個人貸款業務表現亦難有大突破。
香港唯一一項不斷迭創新高的指標,就是樓價。住宅新盤開售呎價兩、三萬,銀行在整體貸款需求疲弱之下,亦樂於承做物業按揭貸款,即使美國已啟動利率正常化,聯儲局已多次加息。不過,今年首季香港按揭供款佔家庭收入已升至71.5%,雖與九七年巔峰時106.8%比較尚有一段距離,但別忘記九七年按息超過十厘,而現時卻低至兩厘。當美國利率持續上升,供款佔比將急速上升,這份憂慮絕非杞人憂天!
另方面,在內地走資潮及嚴限放貸下,內地投資者湧入香港樓市,原因是以一成首期買入的新盤單位,可再翻按借爆套現,可謂小本博大錢,但終究有多少個案會以斷供收場?從近年樓價持續高企,新盤旺場,但銀主盤數量卻有所增加,便可見端倪。
須知道,樓按風險對銀行業影響有多大,不能單看樓按貸款佔總資產比例來衡量。樓市癲升之勢一旦逆轉,受衝擊的將會是各行各業,而近年靠一成首期高追上車的業主,變成負資產的風險甚高。此時此刻,有國際評級公司對香港銀行業當頭棒喝,顯見事出有因。唯一慶幸的是,今年上半年內地經濟企穩,意味佔香港銀行業資產總額比例達16%(截至今年三月底)的內地相關貸款風險暫可受控。不過,下半年內地將雷厲整頓金融亂象,宜留意港銀會否受到衝擊。
剛公布的聯儲局議息聲明,已明言快將「縮表」收水,未來美息亦看升不看跌,對環球經濟構成挑戰。資產價格調整有時,香港企業及家庭債務上升,風險正不斷累積,乃鐵一般的事實。香港監管當局以及銀行業本身,均應提高風險意識,加緊監察和嚴格執行風險管控。所謂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才有應對突如其來的大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