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強撤積金對沖全城輸

做人要睇時機,立法、推新政策同樣要睇時機,否則,不但未能產生預期效果,更會構成超出預期的衝擊。有意見認為,影響着香港競爭力的聯繫匯率應該脫鈎,但香港卻錯失最佳時機,香港現時經濟狀況並不具備脫鈎條件,可見時機的重要性。

新一屆政府已準備推動的「撤銷強積金對沖機制」,老實說,刻下並非時機。若罔顧僱主,尤其中小企業負擔能力,在當前這經濟調整期而強推的話,肯定會導致一大批中小企業選擇結束經營,屆時無論是政府、勞工界、商界以至香港經濟、香港市民,將會全部都是輸家!

經濟調整 非推行時機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從過往經驗可見,每次與營商有關的法例推出,都會有一批中小企業需要進行調整,有結業的,有淘汰的。雖中小企向來以靈活和包袱小見稱,而能在逆境中生存,惟任何靈活性總鬥不過經營成本不斷上升。

現時經濟仍處調整期,以批發及零售行業來說,儘管政府近月公布的數字顯示,零售總值跌幅已放緩,甚或個別商品類別更出現微升,但這是自欺欺人的解釋,因這個比較只是與十二個月前同比,但香港的零售總值已連續下跌二十個月,如今只是跌幅喘定罷了。

政府每每提出要撤銷強積金對沖時,都會提到每年「因為商戶結業,需要從強積金提取僱員的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而『沖走』若干金額」。惟這句話其實有一個忽略,一個誤導。首先,這言論只是強調僱員要從強積金內提取遣散費和長服金的有所增加,而忽略了增加提取是因為結業的商戶增加;以及強積金是由僱員提取了,而不是沖走沒有了。

中小企難另備遣散費

香港勞動力市場供應緊張,打工仔若有能力,基本上不愁搵不到新工作。反而是商戶結業,要不是虧損,要不是沒有辦法經營,總之大多是有問題的;這類商戶一旦結業,相信難以從頭再來。因此,要商戶既供強積金,又要另外再準備一筆遣散費,相信沒有多少中小企有這等能力。這些反對政府撤銷強積金對沖機制的理據,已多次向政府表達。

問題也算是歷史遺留下來的,80年代,港英政府堅決不推行中央公積金;特區政府在推行強積金時又不肯取消長期服務金,結果令長服金與強積金重疊。另一方面,對強積金的投資回報又採取放任態度,令強積金回報位列全球榜尾。

整頓積金弊病更實際

在這樣的局勢下,再一意孤行撤銷強積金對沖,肯定會對中小商戶構成更嚴重的打擊,到時香港可能逐步只剩下財力雄厚的大企業能生存。

商界絕對支持老有所依,為退休人士,尤其是曾經對香港貢獻過的勞動力人士提供完善保障,只是政府既不願意參考西方國家做法,曾工作和交稅的,和沒有工作過的分級制,又未能提高強積金回報,一味要商界找數,試問誰還願意做僱主呢?

梁日昌

香港鞋業總會會長,來自做鞋世家,朝工業化生產和自創品牌進軍零售業。近年將生產逐步轉移到非洲埃塞俄比亞,故又有「非洲鞋王」之稱。

作者:梁日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