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港政策非必然 抓緊時機強優勢

自香港回歸後,大時大節內地慣性推出惠港措施,適逢今年回歸廿周年,中央再送大禮,「債券通」北向周一登場,並將擴大內地保險資金南下投資港股渠道。

香港從微小外向型經濟,發展至今天的國際金融中心,是一項舉世矚目的奇迹。港人在慶賀收禮之餘,更要辨清惠港政策事非必然,應好好把握機遇,鞏固及優化營商環境,發揮金融服務業強勢,倘若不思進取,只怕坐食山崩,有朝一日被其他亞洲市場超越。

「債券通」是中港股市互聯互通後,兩地債市全新的互通合作計劃,讓內地與境外投資者,透過香港基礎設施連接,進行跨境債券交易,初期以「北向通」先行,讓境外投資者經香港平台詢價、下單,染指市值近七十萬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債市,預計時機成熟時將開通內地往境外債市的「南向通」。

事實上,中國透過債券通開拓債市,可為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創造實際需求,對向來「重股輕債」的香港金融市場無疑是一條財路,證券行估計新措施下,未來五年經香港平台進入中國債市資金,可高達八千億美元。

另外,中保監也允許內地保險資金透過深港通南下買入港股。近年內地險資苦無出路,盲目舉牌誘發投機熱已被當局叫停,現時獲准拓寬多元投資,一家便宜兩家着,既為水浸的險資分流,也為港股引來「新水」,實屬良策。

無可否認,中國經濟及股市規模已穩坐世界第二,在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可是在國際市場連繫及市場法制等方面均極需完善。相反,香港在金融基建較成熟,可擔當盲公竹角色,助力內地金融改革,以滬港通、深港通及債券通等作試點,使中港兩地達致互利雙贏。

本來,香港有內地市場作後盾,經濟及金融服務稱得上得天獨厚。不過,久而久之卻變得不思進取,有難就等待施援打救,正步向食老本的困局。香港回歸廿載以來,除內地合作項目外,金融發展差強人意,伊斯蘭債券未見影蹤,港府耗費公帑貼息推動的通脹掛鈎債券,在投資者教育及配套不足下,淪為散戶一年一度「買來賣」,向政府搵着數的平台,與推行原意相悖。

香港自詡國際金融中心,卻在蹉跎歲月,金融發展裹足不前,若不扭轉速食文化,強化人才培訓,加速推動金融創新,只怕老本終會食盡。當有一日驚現滬深市場發展成熟,今天香港引以為傲的中介角色勢被邊緣化,對產業單一化的香港金融經濟,只怕難以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