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於五月份出席了多場講座,包括北京的智庫論壇、福州的貿發局年度論壇及本港的上海財大百年校慶活動,內容都離不開一帶一路或粵港澳大灣區。
「大灣區」升溫,各界紛紛出謀獻策。別誤會這僅屬一組「城市群」事項,它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元件!見於兩年前首份「絲路」官方文件(願景與行動),也是去年國家五年規劃的港澳專章結語。可惜,本港沒有太多實質回響。今年兩會再次叮囑落實規劃,發改委四月收集公開建言,「絲路灣區」細節快將公布。
在社會上,負面評論認為這是大白象工程,更多的路和橋造成浪費,地方政府藉機向中央取政策,各地矛盾及缺陷難以克服。
為聽取民間意見,筆者於主持的電台節目上,請來多位嘉賓分享心得。人大代表胡曉明和陳勇與「經民聯」想法相近,促請區內應四流聯通(人、物、錢、訊息);莊太量和陳文鴻兩位教授期望誘之以利,推「國民待遇」等優惠政策;雷鼎鳴和毛艷華教授推介前科大校長吳家瑋的「灣區創新」,發展高增值行業。總括而言,各人意見相近,降低區內人為障礙,提升整合分工效益。
灣區非新意,四大古文明(埃及、巴比倫、印度和中國)皆與江河共生(尼羅河、美索不達米亞兩河、印度河和黃河長江),人群結集,帶動繁榮;再看歷史,清朝地圖早有記載,廣東多個縣城被標籤一起,江河貫穿。灣區經濟,自然之道。
時移世易,人類生活已非局限灣區本身。利用自我優點,走向世界。正如東京灣和舊金山灣以貿易和科技面向國際。制訂規劃需清晰定位,粵港澳應可打造為「海絲灣區」、「金融灣區」等獨特個性,與全球交接,針對東南亞10+1,為國家落實發展目標。
細閱「願景與行動」文件,「五通」的「資金融通」首項工作便是「亞洲貨幣穩定」,上月北京論壇期間成立了「亞洲金融合作協會」,這些都不是巧合。回歸廿載,令人再次想到十年一遇的金融風暴,亞洲貨幣都受到嚴重衝擊,灣區的金融中心應強化功能,規劃可行性部署。
任何事物不會非黑即白,本港有優勢也有缺點,與其他城市相同。世上沒有百合匙的政策可解決所有問題,宜按SWOT分析,根據長短期目標,緩急先後,分階段發展「金融灣區」。
最後,除了公布合適的政策外,更須注意推行的方法論。各地文化存差異,一國兩制下,部分港人傾向反政府,只要特區首長的意見一律推倒。欲成好事,多採納民間的良性建議,強化民心相通。發揮金融互補性,最終協助國家融合東盟10+1,「金融灣區」讓我們再續繁榮機遇。
三十年資深銀行家,一帶一路國際發展聯盟秘書長、城大MBA課程協理主任兼客座教授、銀行學會出版事務委員會高級顧問、人民幣通識主持人,於英國和香港取得金融學等三個碩士及博士學位。
作者:陳鳳翔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