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新上市股份在過去一段時間屢現瘋狂炒作,惹來監管機構關注。一面要改革上市審批程序,另一面密切注視創業板上市新股的市場流通性,尤其對創業板上市新股普遍採納,被認為是導致上市股份公眾持股量不足,讓莊家可藉此炒作的全配售銷售模式,更屢次整頓,令全配售上市機制於創業板幾全絕迹。
隨後而來的新上市股份,大多改以主板一般採納的10%供公眾申購,90%作配售的模式,有兩家不知是主動抑或是被動,更採取100%全公眾認購的形式。
令人詫異的是所有該等企業的招股活動無論是部分供公眾申購,部分作配售,抑或是全公開申購,都能夠引來數以千計的認購申請,新股全部成功銷售出去,讓人覺得鮮有人認識,又乏業績支持的創業板新創企業也可吸引到那麼多公眾投資者注意,踴躍認購。
筆者我倒是擔心,近期創業板新股上市縱然採納了公眾申購機制,也廣泛獲得踴躍申購的這個表象,一旦被確認為實際可行的模式,未來創業板新股上市只能夠沿用部分或全部供公眾申購的機制,而不再獲許採用全配售的模式。
屆時對於真正創業,真正希望獲得新資金協助發展業務,但又鮮有人認識的企業,倘若花上以千萬元計的費用籌備上市,到頭來才發覺等待真正的公眾投資者來申購,有關新股卻不是那麼容易賣出去的話,將會是很大的風險。
事實上,以近年散戶對市場的熱衷程度之淡薄,的確是有點匪夷所思。莫說不為市場認識,欠缺業績支持的創業板企業銷售新股會很難,就是在主板上市的新股,也經常出現公眾申購不足額的情況。
近期的一個例子便是內地企業大唐發電(00991)系統之下的大唐環境(01272),去年底在港上市,公眾申購部分只接獲719個申請,認購股份總數只及54,000,000供公眾申購部分的0.87%。
大唐環境一六年度純利逾10億元人民幣,增長44%,反應如此冷淡,更何況是創業板上市新創企業。因此,近期創業板新股廣泛獲得踴躍申購,對後來者殊非保證,有意尋求在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供業務發展的新創企業實在不能夠不加以注意,審慎行事。
雖然現容許公眾申購部分倘若認購不足,未獲得申購部分可回撥到國際配售部分,透過配售機制一併批售,就像上述大唐環境的情況,最終有91.3%上市新股需經由國際配售機制之下銷售。
創業板新股固然可以循這途徑處理股份的銷售,達到上市目的,但當絕大部分股份都要回撥到配售機制,相當於全配售,監管機構對於全配售機制造成公眾持股是否足夠的憂慮,仍將揮之不去。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40餘年,曾任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及政府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現時亦是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作者: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