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看風雲:上市圓夢會係畢生志願?

很多人在讀書時作文都有一個題目「我的志願」但又有多少人會像《鹿鼎記》中天地會的陳近南總舵主一樣那麼明確,畢生的志願是反清復明。企業家也是一樣,以為把公司上市是終極目標,查實只不過是一個新的開始。

把公司上市是一面雙刃刀,有它的利和弊。上市公司身份去募款作資本運相對容易,只要有好的商業計劃和執行能力,發新股、可換股債券或向銀行貸款等都會相對私人公司有較便宜的利息,但是上市費用需要兩千多萬使費,及要準備每年四百多萬成本去維持上市地位(包括聘請專業會計師、港交所年費和製作年報等),如業務不是有一定規模,勉強上市只是一個負擔,而為了賣殼而上市的又另作別論。

股票繁多想出名唔易

上市目的不離三大原因:一為名、二為利及三為不明所以。不明所以即不知目的為何,只知道全世界都以企業上市為終極目標為由,搞不清真正的需要。

若是為名的話,目前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有1,700多家,總市值24萬億元,創業板260家,市值約3,100億元,每天平均成交約六百多億元,大部分成交集中在藍籌中的藍籌,不少股票每天只得幾萬至幾十萬元,只具上市公司之名,而業績比不上街邊一檔雲吞麵舖,真的是「銀樣鑞槍頭」。

普通人也不會數得出全數50隻恒生指數成分股,更可況是奇貌不揚的股仔,尤如名著《水滸傳》只知道武松和宋江,又有誰知誰是呂方和孟康,上市公司名字也記不了,更何況主席的名字。

若是為利,一是老實靠業績把公司養大;二是用盡財技,輕則千方百計盡取小股東着數,重則利用「向下炒」的方法玩弄小股東。

資深測量師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 邵志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