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nker話你知:結構性產品可靈活操作

不少讀者對早前提及的結構性產品都很有興趣,因為投資者有機會將現時持有仍是虧蝕至少一兩成以上的股票蟹貨,有更高機會可重返家鄉。

近日亦收到其他問題,例如若股票於產品開始不久後曾經急升,但於到期前又重返起始的價錢,那是不是投資者都沒有賺錢的機會?

事實上,大部分的結構性投資產品都有二手市場,所以即使產品是一年期又或者更長,如果市況配合的話,投資者可選擇提早獲利離場。

就以去年的市況為例:去年同期有不少投資者買入了與A股ETF掛鈎的同類型產品,去年年中八月時A股升了不少,令產品於二手市場價格亦跟隨上升,因此有不少投資者都選擇提早獲利離場。

在二手市場獲利

沒有離場的,在去年十一月底十二月初A股做好時,亦再次有提早獲利的機會。

現時二手市場價格雖然跟隨相關ETF價格回落,但由於ETF的價錢仍較定價高,所以還在持貨的投資者,期望可於到期時得到全數派息。因此,縱使結構性投資產品有固定年期,投資者的靈活性仍然十分高。

至於另一個問題:投資者是否亦可以利用這種結構性產品,令細價股的蟹貨回報增加?其實細價股是做不到這種結構,因為這種結構性產品,是需要於期權市場有買賣的股票才可以造成,愈是於期權以及窩輪市場活躍的股份又或者ETF結構出來的產品,條款就會更吸引,例如利息可以設定得更高。

瑞銀財富管理執行董事 李靄欣(作者為金管局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