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財奴:房地產泡沫未及債市大

前文說全球各央行實施多輪量寬印鈔後,最大的泡沫極可能反映在環球樓市中。言猶在耳,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就有一篇專文以此為題!

原來以升幅而言,一六年全球地產市道最熾熱的國家,就是前文提到已出現摸貨情況的新西蘭,一年升幅有12.7%。緊隨其後的,是升12%的中國,和升11.1%的加拿大。自以為處於水深火熱的港人,在「經濟學人房價指標」中,只能排第九,年升幅約2.9%。

不過,別說我刻意淡化香港樓價問題,若從○七年金融海嘯前計,香港樓價升幅確實接近130%;是整個排名榜十五個市場中,同期升幅最大的一員,似乎香港人也不是無病呻吟!

建築成本扯高樓價?

不過,再看榜內其他國家,例如以生活水平高著名的瑞士,去年升幅排名只有十二,二○○七年至今平均房價升幅只有35.5%,遠遠落後於升幅大得多的加拿大之47.4%。至於歐洲國家中,經濟最為蓬勃、名城林立的德國,○七至今房價升幅亦僅為31.4%。

令我更詫異的是,英國和美國同期樓價,更分別下跌3.8%和15%。原因看來與某地歡迎不歡迎外來資金買房,以及這些資金喜不喜歡這些地方有關,而來自中國的資金,尤其舉足輕重。

看來現今全球三大投資類別(股、樓、債)中,泡沫最大的仍是債市,全球平均而言,房產泡沫只能排第二。

由於中資發展商連環奪地,就連轉戰東瀛日本威士忌炒作一段時間的「少年樓神」,近日反而多點聊有關香港樓市的事情。近日經常探討的話題,就是發展商一直說樓價難跌的主因,是過去十年建築成本大幅攀升。這從香港新股市場,過去五年有很多建築或工程股,其實也可間接窺見一二。

可是,「少年樓神」對此抱有懷疑,因除工資外,內地鋼鐵和水泥都處於產泥過剩情況,整體建築成本是否真的如發展商所說的高;反而,他想指出,很多香港大建築商皆為地產商附屬,令這個市場有否足夠的競爭存疑。

興業金融證券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