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谷投資路不通 削減槓桿須加速

金融海嘯以來,全球經濟不景,一直依賴投資拉動的中國經濟由盛轉衰,○九年四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救市後遺症至今還在處理,地方信貸危機處處,拉響警號!

針對銀行壞帳持續攀升,近年內地靈活管理流動性,同時打擊逃廢債及處理殭屍企業,為違約進入高峰期做好準備,去槓桿沒回頭路,更必須加速堅持下去,否則經濟轉型隨時功虧一簣。

三月「兩會」舉行前夕,是內地傳統為經濟營造榮好氣氛的季節,今年出人意表,內地不但未見人行全力泵水托經濟,反而着力推進積極流動性管理之路,更傳出新一年廣義貨幣供應(M2)增長目標會向下修訂。另方面,中銀監也主動出手打擊涉及千億元計的逃廢債案件,反映中央對當前的信貸危機,繼續小心翼翼拆彈,不惜忍着經濟陣痛去收拾殘局。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長年盲目追逐經濟高增長目標,經濟走大開大合的粗放型路線,資源投放錯配常遭詬病,但隨着中國經濟規模爆升,穩坐世界第二,無止境地透過催谷放貸,以銀彈策略推動增長的方針已不合時宜,難以持續走下去。

中國貨幣供應,即使由○九年見頂回落,近年維持約百分之十二的年增長率,但對比一六年,創下四分一世紀最低的百分之六點七經濟增長,中國新增一元貨幣供應,實際已交不出等值的經濟增長,官民債務問題日益嚴重,特別是過去十年,中國未有理會世界宏觀經濟氣候吹起冷風,拚命追逐「保八、保七」的硬目標,官民債台高築,中國債務與GDP比例大幅飆升,達二點八倍危險邊緣!在此情況下,外資對中國經濟前景的可持續性存疑,內地掀起人民幣貶值預期及走資壓力,實也不足為奇。

近日,有調查機構指出,內地六成銀行家預期中國壞帳高峰期,會在未來兩年爆發,可見危機迫在眉睫。人行不願坐以待斃,已主動出擊,嚴控銀行在新一年度再現年初衝高濫借。今年一月,內地銀行新增貸款二點○三萬億元,數字比市場預期保守得多。面對信貸危機這顆計時炸彈,人行已趁在危機可控期間,從資金源頭出發,由上而下開始拆彈。

化解危機爭分奪秒,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場,歐洲興起右翼主義思朝,國際經濟局勢殊不簡單,種種蛛絲馬迹可見,中國去槓桿的進程將會加快,經濟持續探底往L形方向發展,將成為常態,投資者要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