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考究 憂變影子創板

香港交易所(00388)建議引入新板,為「同股不同權」開路,以較彈性的上市及投資者門檻吸納新經濟公司上市。市場關注新板是否有足夠市場需求及合乎成本效益,若只有寥寥公司在新板上市,只是製造多一個「創業板」出來。不過,業界認為,現時初創企業集資難,上市難,設立新板對它們有幫助,但要設投資者門檻限制。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副會長鄧永安承認,現時初創企業很難上市,因為上市規則過時,「初創企業多涉資訊科技,IT公司哪有資產?都是講食腦,又不會賺錢,點符合現時的上市要求?但現時經濟已轉變,需回應社會需要,研究如何讓同股不同權、甚至沒賺錢的新經濟公司上市!」

公司或倒閉 勢損聲譽

至於是要成立新板,抑或在創業板內另加章節去吸納新經濟公司上市則是技術問題。他承認新板不夠公司上市是有此可能性,「就算新板有10間、20間、30間上市好未,都算少!」他並指要吸納這些公司上市是要付出代價,要有公司可能倒閉的心理準備,及對香港市場聲譽有影響,因此如想將損害降低,投資者准入要有限制,或公司要符合某些條件才可開放予散戶。

他並指出,證監會及港交所有不同角色,必定有矛盾,故研究吸納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諮詢應採更高層次,收集多方面意見。

料有利初創生態系統

從事地理資訊系統(GIS)技術開發的MapKing行政總裁吳永輝表示,現時初創及中小型軟件公司的確不容易取得資金,因為香港市場太細;就算給創投基金看中,都已是在公司發展很後期階段。「香港及深圳的創業板太成熟,市值有一定要求,在門檻以下有好多中小型科技公司,規模不大不細,現時是上不到市,故香港設新板是好事。」但認同新板有市場風險,「中小企有些會死(倒閉),初創企業死亡率更高,故設新板必須要考慮散戶的承受力。」

發展網絡及手機APPS的Oursky創辦人鄭斌彬表示,其公司未必對新板很有興趣,但新板對整個行業的生態系統是好事。他形容,開設一個新板,儼如「雙面人」,「一方面想天使基金可退場,一方面如新板有幾次不好的經歷,便會被標籤成雷曼第二,以後都不會再有人提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