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股急升,期指升勢卻只是一般,即是代表有另外一批藍籌內傷。自己不夠膽做淡期指,卻依照原定計劃,將淡倉集中在中港地產股之上。
雖然這批股份在一月份報復式反攻,但中美利率走勢都不就,加上政策面肯定不會利好,值得用作對沖其他持倉的工具。
另一個市場焦點當然是汽車股,自己一向從不沾手,老實說是有點後悔。一早識講中美貿易戰的憂慮,反而會促進中國政策向內望,加強推動消費的決心,甚至保護內地品牌。可惜買了一批消費股,唯獨是基於一向成見缺少了汽車股,白白走失了動力最強板塊。
汽車股突圍領先,其實也可以理解,因為相對那些食品啤酒日用品,政策上的保護來得最簡單。想漏了這一點,便惟有靠在其他地方發力去追。
保護主義抬頭,傳統分析當然是大禍臨頭,尤其是新興市場,但從香港的汽車股以至其他消費股可見,投資者並非一面倒悲觀,本土品牌反而見到追捧,始終過去兩年這些股份長期下行,已經回落到合理水平。
沿用同一個邏輯,新興市場中,如果擁有一個龐大的本土消費市場,走勢未必太差。中港股市主要是強弱懸殊,部分股票突圍,更強勢的是印度,當年錯失出口美國賺大錢的黃金機會,反而沒有歷史包袱,現今有一個龐大又年輕的本土市場支撐,難怪一枝獨秀。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