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美寬監管 轉向極端?

據早前外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領導的新一屆政府,會在金融、抵押貸款保險、能源排放的監管法規上,作出和上屆政府不同的取態。從這報道來看,特朗普政府或有意放鬆各項法規監管。

平情而言,特朗普和奧巴馬分別屬不同黨派,特朗普就職後停止部分上屆政府工作並非罕見。以前美國政府換屆,當不同黨派總統上任也曾停止上屆政府工作,做法很自然,因若認同前屆政府政策,也不會由不同黨派的人來登上大位,中文所說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也是同樣道理。

雙方變相永遠追逐

對投資市場而言,監管是市場發展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機構對監管感到不是味兒,原因是監管增加企業營運成本,自然對企業盈利造成影響。以金融業為例,在金融海嘯後,監管機構在法規監管上加大力度,現時金融機構的合規部門求才若渴,以致合規成本大增。

除合規成本增加外,金融機構面對日益增加的監管環境,以前會承造的生意機會都會因風險和合規考慮而放棄,故金融業對增加監管是有意見的。惟在另方面,金融業也明白監管的需要,金融海嘯發生的原因,很大程度源自監管追不上市場發展,審慎經營的機構卻因過分進取的同行而受牽連,是以金融業也不排斥監管。

這產生了一個永遠的追逐局面,即監管機構和受監管者的角力。彼此明白對方的困難,但由於立場關係,雙方往往處對立關係。這種關係同樣可應用在其他受監管領域,要平衡監管需求和市場發展,是各個政府的一項困難工作。

不排除有收緊聲音

特朗普政府班子不少是來自商界,他們深深感受到監管制約,再加上要和前朝劃清界線,是以新政府的監管上有新思維絕不為怪,現時廣泛報道有可能改變的監管,包括投資建議、抵押貸款保險、能源排放的監管法規,涵蓋很多方面監管。這帶出一個值得留意的要點,就是監管改變對投資環境的影響。

從理論角度看,監管從來都是由一個極端趨向另一個極端,即監管法規會由極嚴格改到極寬鬆,再由極寬鬆改到極嚴格,繼而不斷進行這個循環。原因是當事端發生後,在強大的要求增加監管呼聲下,監管機構會大幅收緊監管法規,從而改革從前流弊,但收緊的監管卻令市場活力大減,當上次問題已解決,受監管一方又會要求放鬆監管,到後來放寬的監管又會衍生另一些問題,社會又會要求再一次增加監管。

任期內未必全實現

故特朗普政府現時有意放寬監管的傳聞,從監管理論上來看不令人意外,只是放鬆監管比收緊監管來得慢,兼且報道中有意改動的監管法規不少,相信不可能在特朗普四年任期內完全實現。

蘇偉文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院長,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及公司管治,在國際著名財務會議及期刊已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多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