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論滬港:外貿有壓力內需有可為

二○一七年是甚麼投資年,市場沒有定論。不少朋友認為國企改革(特別是混改制)將會是今年的主題,但是改革是概念,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其實沒有這麼快就能浮現。若真的回到實體經濟的牌面上,內需及外貿概念是否真的難登大雅之堂?觀察最近公布的數據及環球趨勢,情況看似未必這麼差。

上周五國家統計局發了一份報告,在「十二五」時期,按照一○年美元不變價計算,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30.5%,躍居全球第一,與「十五」和「十一五」時期相比,提升了16.3個百分點。

環球局勢仍不明朗

在「十三五」時期,國家統計局估計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有望提升30%左右,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將實現全部脫貧。在一五年,中國較高收入人群佔城鎮人口的20%,總人數超過1.5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1萬美元左右,這部分人的總消費能力相當於多個中等國家之和。如此看來,內需概念其實還是大有可為!

那麼外貿情況又如何?原本大家對一六年中國外貿均沒甚麼期望,但參考剛發布的數據,一六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3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雖下降0.9%,但降幅較一五年明顯收窄6.1個百分點。其中,第四季度進出口年內首次全線回升。

國家在一六年推出的一系列穩定外貿政策,為中國企業公平參與國際競爭減輕了阻力。此外,中國經濟增速逐漸穩定在6.7%的中高水平,多項經濟指標轉暖,為外貿回穩帶來良好的動力。

中國外貿在一六年以圓滿句號結束,但在一七年仍是一個問號,今年環球局勢存在不少黑天鵝及灰天鵝。特朗普將本周入主白宮,他會否執行其在競選期間的各項「勇武」主張,而歐洲多國大選結果亦將影響環球局勢,英國脫歐進程均為環球經濟前景帶來不確定性。中國外貿與環球經濟息息相關,若經濟黯淡,貿易亦難以展翅高飛。

概念股將汰弱留強

今年環球經濟處於疲弱復甦的階段,各國更傾向「各家自掃門前雪」,估計今年貿易摩擦將會加劇。故此,今年影響外貿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甚多,支撐外貿持續改善的基礎並不牢固。

形勢如此多變,中國官方和企業的態度亦出現變化。早前,商務部部長在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並無提出一七年中國外貿增長速度目標,與近年政府開始逐漸摒棄「數字」、「速度」及「目標」的趨勢一致,大家開始重「質」非重「量」,務求進一步優化貿易結構,提高外貿水平。

在這種需要積極打拚的外貿環境下,不少企業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才能生存。故此,一七年的外貿概念股亦將同步進入汰弱留強的階段,投資者必須加以篩選,以龍頭及科技含量作為重點考慮的標準。

資深投資銀行家暨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溫天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