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地監管機構高調連環發炮,既限制保險資金槓桿「舉牌」入股上市公司,又抨擊銀行藉推理財產品間接幫助走資,更譏諷期貨業者警惕不足,助長「黑市」猖獗。不過,金融市場亂象頻生揭示了政策滯後,單憑長官意志高舉大棒,縱使能抑制於一時,卻非治本之法。
事實上,中國從未走出計劃經濟的特色,凡事講求速度,金融市場開放亦不例外,可惜是快而不穩,政策往往朝令夕改,亂象頻生常遭詬病。日前還在狠批內地保險業資金野蠻式收購擾亂市場,中證監主席突然話風一轉,表示將大力推動期貨市場發展,似乎還是未吸取去年A股股災教訓,依舊改不了想一步登天的心態。
無可否認,中國資本市場趕着與世界接軌,可惜空有硬件,卻輕視監管與政策的軟件配合。須知道金融市場向來以穩定信心先行,純粹追趕發展目標往往得不償失。在險資舉牌、收購遭中證監嚴斥,中保監隨即煞停後,市場還待後續消息,中證監主席突揚言要加速期貨市場開放,正面肯定了期貨市場功能及作用,指今後好消息不絕,市場為此雀躍。
今時今日,即使中國已屬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金融基建發展卻仍十分落伍,制度不完善,監管及投資教育不足,投機意識主導市場,莊家操縱凸顯,形成非冷即熱的兩極化市場環境。中國金融發展是大道理,卻未對症下藥,結果適得其反令發展停滯不前,像去年A股股災,揭示監管制度漏洞百出,暴力救市,過萬億官股還有待善後,外資敬而遠之,對中國市場齊呼怕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期貨在金融工具中不可或缺,是營商者及商品產出者對沖風險重要途徑。不過,期貨高槓桿的特性,在中國卻是投機者一條大財路,變成合法賭場。去年A股股災,投機者群起做淡,在市場累積龐大股指期貨淡倉,已被確認為誘發股災元兇。近日中國有色金屬期貨,狂炒特朗普增加基建的概念,投機者無視宏觀經濟氣候,賭完再算,結果催生出不少商品期貨公司,陽奉陰違大搞涉及金額龐大的場外對賭,種種亂象可見,要發展中國期貨市場,現時的監管肯定未跟上。
當前中國經濟憂患重重,推動資本市場發展,引導民間與海外資本配合國家經濟轉型無可厚非。不過,假大空式的急功近利,在未做好投資者教育及金融基建前,見洞補漏的監管方式,要與世界市場接軌恐怕只是一種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