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日幣策背馳 中港經濟大隱患

投資者近日或許感到懊惱,為何地球另一邊的美股不斷「開香檳」、歐股亦搶鏡,連積弱已久的日本股市也創今年新高,港股則斯人獨憔悴?如果股市是領先經濟的指標,這是否預示中港經濟存在隱患呢?

首先是「外患」。歐央行日前一如預期「放鴿」,宣布量化寬鬆(QE)延至明年底,較原先估計延長半年更久;日本央行則早已宣布,矢志將十年期債息控制在零附近,意味放水不嫌多;美國聯儲局則是全球唯一主要央行能高調計劃收水,下周極大機會是十年以來第二次加息。

三地貨幣政策背馳,對中港經濟有何啟示?由於歐日主張加大力度放水,歐元、日圓自然處於弱勢,美元則獨強,這對中國外匯儲備造成打擊,原因是外儲包含着日本及歐元區資產,一旦當地貨幣貶值,折合美元後自然會令外儲流失。有分析指出,單是日圓及歐元貶值,就使中國上月外儲蒸發了數以百億美元計,令總額一下子跌至三萬億美元邊緣。

早前有金融大鱷警告,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外儲最低要求公式,計算出中國外儲最低要有約二點七萬億美元,否則,就不能安全地令金融體系運作,人民幣必然要大幅貶值。

其次是「內憂」。由於中國外儲不斷流失,若三萬億美元的心理關口跌穿,恐怕會加速走資,令人民幣加快貶值。故此,中央現階段不得不實施行政措施干預走資,昨日澳門就有措施加強限制內地銀行卡提款;近日又傳內地人今日起赴港買保險限制增加。

因此,香港經濟自然雪上加霜!內地客減少,香港零售已大受打擊,接着到近期人民幣狂貶,在人心惶惶下,大額兌換驟減,令找換店生意一落千丈,已有結業潮迹象,現時連帶保險業也受累。在經濟一環扣一環之下,某一群人賺少了,自然減少消費,令其他行業也受影響。

與此同時,內地最新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升百分之三點三,高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百分之二點三,貨品出廠價提高,最終只會推升通脹,同時意味中央難再以增加貨幣供應來刺激經濟,更甚是有滯脹風險。

現時仍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港股估值便宜。不過,投資者要明白,金融市場之所以「便宜」,是有其原因,並不是留待散戶「執金」,須明瞭中港經濟隱患加深,無論買股定買樓,也須謹慎行事;最後值得一提,梁振英已宣布不連任特首,港股看來又多了一重不明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