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將特朗普當選,當正是英國脫歐翻版來炒,雖然事前並不認同,但卻非特別意外,心理上早有提防,加上自己亦不固執,就沒有被今次的回頭升浪打中。
投資有時講運氣,因阿里巴巴及facebook業績後失利,自己改為以較多期權作部署。在今次大跌期間被迫死守結果反敗為勝。如果坐住大堆正股或期指,就可能啟動風險管理措施斬倉,故工具選擇的確相當重要。
今次反攻和上次最大不同是股債分家,周三晚最關鍵變化其實是債券大跌。所以美股升浪並不全面,主力由金融、生物科技及軍工股帶動,而所謂類債券股表現甚差,尤其是國際品牌日用品股。
美債大跌帶動美元向上,不過近期主要貨幣及新興市場貨幣走勢往往是兩回事,不能單看美匯指數,要觀察多一陣,才可斷定新興市場股票是否處於不利位置。
無論如何,選股還是要因勢利導,美國金融股應該是最正路選擇,密切留意回調機會入市。滙豐控股(00005)只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長期一定跑輸高盛及JP摩根等,不過如果不懂得買美股也可以考慮,滙控額外好處是博內地投資者幫手,風險則是回購已推高股價,又未必頂得太耐。
自己則只會買高盛,早前連《經濟學人》也撰文介紹,應該視之為金融科技股,在金漆招牌下發展,肯定事半功倍,是唯一值得破格值得作為長期投資的金融股。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基金持有阿里巴巴、facebook及高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