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假前後,A股走勢及成交持續低迷,對此,有投資者擔心A股市場會發生系統性風險。但筆者卻不敢苟同,因為導致目前A股市場低迷走勢並非投資者信心下降,也不是A股本身存在泡沫過大問題;也就是說,A股市值已基本回歸本位,股價大幅震盪因素也不存在。由此,目前A股市場屬小幅震盪,僅是受外部多種因素引發的投資觀望而已。
從目前看,短期市場在等待美國聯儲局靴子落地,觀望氣氛比較濃,而港股通持續大額流入,也讓本已捉襟見肘的A股繼續失血,短期市場不樂觀。
同時,也受到海外政治、經濟風險的擾動,如意大利公投及美國大選等潛在黑天鵝事件、人民幣貶值引發的資本流出預期壓力、國家「嚴監管、去槓桿」實質性介入階段引發的流動性擾動等因素,導致投資者入市積極性降低。
然而,未至於悲觀,因為從美國經濟趨勢看,經濟數據並不理想,加息預期並不強:最新一周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連續80周低於30萬人,八月CPI受房租價格與醫藥價格推動超預期上漲,但八月小企業信心仍停滯不前,進口價格指數也在降低,零售銷售五個月以來還首次下降,八月工業產出與產能利用率雙雙下滑,且聯儲局官員的鴿派聲音又重新佔據上風,市場對加息的擔憂就大大緩解;即使加息最終的靴子落地,反而有望激活市場的人氣。
而且,更要看到A股市場也存在多種積極有利因素,將對打破A股低迷走勢起到一定作用:一是港交所(00388)的李小加提出十月底測試深港通,此舉對開通深港通能起到較好的刺激作用;二是MSCI即將在月底成立多個指數,A股被納入的概率正逐步提升。納入MSCI指數就意味着外資有更多的機會購入A股,這對市場來說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顯然,在中國經濟實現微觀結構改善和企業實現可持續的盈利預期改善前,A股市場多只是延續非牛非熊震盪行情,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
作為投資者,不能對當前A股趨勢過分擔憂,要充滿信心,在策略上繼續控制倉位,多看少動,重個股、輕指數;即可多關注受益財政政策與改革推進板塊,包括環保、公用事業及基建相關板塊,以及供給側與國企改革相關的煤炭、鋼鐵等個股。
當中尤其着重關注PPP相關概念股,因為第三批PPP示範項目已經專家確認形成了建議名單。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莫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