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讓上海離婚潮大起,居民瘋狂搶購住房,創住房銷售歷史紀錄。最後政府澄清上海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出台是假新聞,由房地產人員造謠所致。其實政府樂見上半個月上海房地產市場瘋狂,初時故意視而不見,最後場面不可收拾,才找代罪羔羊平息事件,房地產市場讓政府不講信用展現得一覽無遺。
最近北京房地產市場發展更離譜。據經濟觀察報九月十一日報道(筆者無法評論報道真實性,只能假定是真實事件),北京購買住房的交易過戶號已明碼標價,否則居民購買住房要過戶難上加難。
其報道指有票販告訴記者,現在票號銷售價格是周期分級制,周期愈短,過戶號銷售價格愈貴,反之亦然。
住房交易過戶本來是政府免費提供的公共服務,現為明碼標價,意味北京市房屋管理工作人員已把公共產品轉為個人謀利工具。這很大程度上與北京市政府的不作為有關。當北京的住房交易過戶號以20萬的價格招搖過市時,這正摧毀政府剩下的最後一點信用。
還有,住房交易過戶號之所以明碼標價的招搖過市,最重要原因是在政府為了GDP增長、土地財政,不惜犧牲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來極力推高房價,特別是一線城市。如北京門頭溝房價都上漲到每平方米4萬以上(北京市居民年均收入也不到6萬)。
政府從來就沒有意欲來遏制這種高房價,反之仍然是以各種優惠政策(信貸優惠及稅收優惠)刺激住房投機炒作者湧入住房市場,也刺激房地產開發商把土地價格愈推愈高。在這種情況下,搶購住房當然隨處可見。
政府最為重要的三大職能之一(即保護居民合同的有效履行)的喪失也是原因之一。因為,在中國住房交易中,二手房交易普遍採陰陽合同,政府知道這事十分普遍但知而不管。因為對交易者而言,這樣做可逃稅漏稅,但對於政府來說,則可提高住房交易量,以此讓住房市場變得繁榮。但實際上則是政府不僅不能保護合同的有效履行,反之讓市場認為政府根本上把合同當兒戲,簽訂購買合同之後毀約根本就沒有關係。
可以說,北京市的住房交易過戶號以明碼標價的方式招搖過市,這種現象的出現,意味現代政府最基本的三大職能(界定及保護私人產權、保證合同有效履行、保護弱勢者利益不受到侵害)全面喪失。這將全面摧毀政府的信用。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作者:易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