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瘋升賴華人 海外徵稅效用微

近年環球愈來愈多地區因樓價飛升惹起民怨,當地政府不得不推出針對性措施壓抑樓市,對海外買家實施「懲罰性」徵稅,而向來鍾情買樓置業的中國人自然首當其衝,但歸根究柢,華人跨境擁抱「磚頭」也是在現實環境下相對較佳的選擇。

自金融海嘯爆發後,環球超低息成新常態,央行濫印鈔票之下,經濟未有大起色,反令環球資產泡沫愈吹愈大。去年開始人民幣匯改進入持續貶值期,中國買家趁手上鈔票還相對值錢時,紛紛「走出去」,成為環球物業投資一股新興勢力。

可惜,華人湧入的巨額資金雖有助支撐海外疲弱的經濟,卻同時大幅推高樓價,嚴重打擊當地普羅市民置業能力,華人也成為眾矢之的,引來澳洲、新加坡、英國、加拿大,甚至香港陸續推出針對海外買家政策,從實際限制購買物業種類,以致徵收類似懲罰性的高稅項,提高海外投資者的機會成本,但事實也證明這只能減緩樓市升勢而無法令樓價逆轉。

傳統中國人要「有瓦遮頭」,房地產向來是投資者所愛,加上近年內地樓市獲中央政府呵護,價格居高不下,發揮最佳存富能力,令國人對投資物業信心更加爆棚。另方面,近年內地經濟不振,股市愈來愈難搵食,雖然中央大水猛灌,但投資渠道有限,資金卻苦無出路;而人民幣進入貶值期早成共識,基於匯率及升值雙重好處的考慮,或是子女海外升學需要,中國買家對海外物業投資的誘因,已去到史無前例的高漲。

事實上,中國人買樓及移民熱點加拿大卑詩省(英屬哥倫比亞省),去年房地產價格平均升幅超過三成,且買家不少是「現炒全付」,不需銀行按揭的中國大款,難免令當地市民眼紅,導致當地政府公布下月起在溫哥華置產外國人,需要額外課徵百分之十五的財產移轉稅,政策無疑是針對當地物業的最大買家,即內地資金。

無可否認,環球經濟病入膏肓,發達國一籌莫展,獨沽一味靠成效不彰的寬鬆政策,息口減完再減,由零變負,早就揭示央行技窮的現實。全球大城市樓價瘋漲,只是道出熱錢對貨幣的不信任,抱持實物保值的傳統想法,中國買家不過在這股浪潮中,火上加油,充當代罪羔羊,有限度的稅制變動,恐怕難以阻擋環球資金湧向物業投資的大趨勢,在央行濫印成風下,全球樓市泡沫只怕難以遏抑,風險也是愈來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