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A股仍然比較波動,從四月中到五月中,每當有利淡消息出現時,A股就放量下跌;五月中下旬才出現縮量盤整;直到六月份,雖然利淡消息不斷,市場不但不再跌,交易量亦開始上升,說明看淡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變化,近期看好一方已經佔了上風。
內地剛剛公布六月CPI,按年僅上升1.9%,製造業PMI就降至50的臨界點。分析員認為,增長率及通脹率雙雙下行,加上英國 脫歐後海外經濟受到不良影響,可以預見,內地的經濟政策將再次走向寬鬆,年內人行降息、降準可期,推動A股指數行情看漲。
今年內地宏觀調控是「區間調控」和「定性調控」,因此每當經濟不好時,「政策鬆、股市漲」,一旦經濟好轉時,就變成 「政策緊、股市跌」。六月經濟數據下滑,加上英國脫歐的餘震,將令內地政策再次走向階段性寬鬆。
這種政策預期,在五月份貨幣數據公布後,可推演出未來政策必然放寬,降息、降準在年內都可能見到,這是觸發A股上升行情的原因,也是這輪債市趨勢性行情從五月開始啟動的底因。
目前,A股市場的相對底部,是參照○八至一二年的估值區間,由於中國經濟增長結構的不同,決定了影響市場漲跌的因素不同,個股上漲的結構性驅動力亦不同。A股一旦進入了這個相對底部,指數再大幅波動的風險降低,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亦很快回升。
此外,大股東減持也是這一波行情的動力之一。在A股市場上,投資者一般用兩種方式去賺錢,一種是賺趨勢的錢,受貨幣政策、企業盈利和市場制度所左右;另一種是賺結構性因素的錢,其造勢者往往正是上市公司本身。
例如去年一月後,買入有大股東增持與員工持股的上市公司,就是最好的交易策略,而在目前這一輪行情的上漲,大股東減持作為股價上升的動力,已成為近期市場上活躍的重要驅動力。
配置方面,可關注業績超預期的行業,重點挖掘之前調整已到位的熱門板塊,其中具備高送轉潛質的個股。
根據已公布的業績預告,在業績類型為預期盈利增加、扭虧為盈和持續盈利的公司中,可重點關注化工、醫藥、電子、電腦和電氣設備等行業,以及有色金屬相關的企業。
中資基金經理 姚遷(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