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依然「不排除下次會議加息的機會」,且維持今年加息兩次的預測,但市場普遍認為充其量只會加一次,時間不離九月或十二月份。環球市場不穩,無疑使聯儲局投鼠忌器,形勢甚像去年的翻版,一拖再拖之下,到年底才勉為其難象徵性加息。
加息,儘管是艱難的決定,當耶倫及一眾聯儲局官員上月輪流放風加息時,以及非農職位頓時扭轉期望,美股的反應均有別常態;即使聯儲局今次會議偏向鴿派,惟美股連跌五日,投資者對英國脫歐公投及中國經濟的擔憂,暫時蓋過對息率的關注。
今年初國際油價曾經跌穿每桶三十美元,引發能源業壞帳的恐慌,但當前的油價卻是「最適中」的水平,且在下半年料對通脹有帶動作用。中國經濟的疑慮是一齣以年數為單位的連續劇,惟不時仍被聯儲局拿來作擋箭牌。至於稍後的英國脫歐公投,無論答案是或否,聯儲局在審視形勢後好歹要給出一個結論,不能繼續拖拖拉拉來忽悠投資者。
市場討厭不明朗因素尤高於風險,英國一旦脫歐的後果,一切只流於假設。聯儲局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即使想加息也不差一個月的時間。不過,官員掌握時機則屢次犯錯誤,去年年中錯過了加息的最好時機,今年碰上英國公投作梗,但又過早暗示加息,令市場訊息相當紊亂。
聯儲局管理市場預期不成,反被市場管理議息決定。最明顯的例子是憑一個非農職位數據,徹底推翻了聯儲局的部署;儘管新增職位遠低於預期,但市場卻完全漠視失業率已跌至百分之四點七,早屆「全民就業」水平,五月平均時薪同比上漲百分之二點五,剛公布的通脹亦高於預期。經濟數據本來就反覆無常,不可能有完美的加息條件,聯儲局最欠的僅是決心。
聯儲局遲遲不敢加息,最大的惡果是讓股債泡沫膨脹,尤其全球債息已創五百年新低。市場為避險而投入債券市場懷抱,但不管由英國公投或中國經濟硬着陸引發的危機,其實無險可避。
若根據博彩公司的賠率,英國留歐機會率仍遠高於脫歐,皆因英國人骨子裏還是務實派,耶倫也是務實派,所以不敢輕舉妄動。英國公投之後,十一月又到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若當選,可能是較英國脫歐的更大宗黑天鵝事件。耶倫有遠慮亦有近憂,但令人懷念伯南克結束買債計劃時的手起刀落,反而能將市場震盪減至最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