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A股能否納入MSCI將於月中揭曉,成為近日熱炒的藉口,各路資金偷步湧入股市押注一個期盼,中國監管當局也樂見其成,在政策上動作頻頻,掃除障礙加以配合。不過,金融市場改革事關重大,最忌鹵莽操之過急,重蹈去年股災覆轍。
無可否認,MSCI指數(俗稱摩指)是國際投資風向標,也是資產數以萬億元計的基金經理,採用最多的基準指數,A股若能入摩即可一登龍門聲價十倍,肯定是中國股市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在經歷兩次衝關失敗後,內地臨門推出多項措施,引來市場一陣掌聲,有國際投行更估計成功入摩機會高達七成,投機者也就如蟻附羶,再次狂炒,但憧憬外國資本會因為一個指數變動,短期內急速湧進A股接下火棒,也未免是一廂情願。
其實,自一五年滬港通正式開通,中國股市向境外資本的大門進一步開放,至今中港基金互認,QFII投資額度、匯兌管理等各方面均獲一定放鬆,但許多改革因去年股災而停滯,近期卻又急急規範停復牌機制,望能得到摩指的眷顧,內地當局急於求成的心態路人皆見。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股市面向世界與國際接軌是大方向,深港通年底前通車幾乎是公開秘密,久聞樓梯響的滬倫通,也可能成為中國金融開放的重要一步。說穿了,不過為A股「入摩」鋪路,望中國股市能夠順利引進更多海外人才及資本參與而籌謀。然而滬港通成交長期低迷,效益成疑,推出數天即腰斬的漲跌停板及熔斷機制,更是為追逐所謂硬目標的失敗寫照。中國不理客觀環境,往往展露好大喜功個性,改革不求穩健,只為展現中國速度,這樣推進改革,往往是得不償失,鑄成大錯。
投資的根本理念,資本增值以及投資者保障自不可少,反觀今日的A股,監管與制度千瘡百孔,投機成風形同賭場,單是去年A股在全球投資者眼簾下,狂升暴瀉,政府一手催生政策牛,試圖炮製虛假繁榮,換來股災反噬,進而暴力救市,愈救愈亂,丟人現眼,外資對中國股市早已聞「股」色變。
事實上,若要吸引外資重投A股急也急不來,中國股市惟有自我完善,把去年股市驚濤駭浪衍生的弊病,按部就班修補,將證券業監督與制度接軌國際水平,才是引資創匯的長遠不二法門,所謂有麝自然香,A股入摩又何須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