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歐洲鋼鐵聯盟要求制裁中國之後,美國亦發起「三三七調查」,並實施高達五倍的反傾銷稅。一時間,中國鋼鐵出口連環遭受重擊,近日中國聲嘶力竭抗議亦難挽劣勢。
中國今年高舉「去庫存,去產能」旗幟,但鋼鐵業未成功削產能之前,已遭各國圍剿,關閉廠房亦意味大批工人下崗失業。在全球經濟疲弱底下,貿易戰及貨幣戰總是伴隨而來,中國經濟危機恐會進一步加劇。
其實,中國要求歐盟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早前遭到否決,多年來中國的紡織製衣、光伏組件及鋼材先後觸動歐美國家的神經,自由貿易的共贏神話早已褪色,就業不是中國獨對的問題,歐洲多國失業率高企,美國就業雖有改善,但藍領工人仍受害最深,尤其科技取代許多傳統經濟的人手,各國於是將本身經濟停滯不前的成因找代罪羊。
近年中國致力化解過剩的產能,可惜礙於內需疲弱,成效不彰,因此只能向外輸出,而去年催谷的「一帶一路」概念,亦多流於談判階段,無異於望梅止渴。雖然中央決心在五年內削減一億多噸鋼鐵產能,但見效需時,中國鋼鐵產業短期內將繼續成為眾矢之的,在內憂外患之下,中國供給側改革及經濟轉型談何容易,也難免增添幾分危機。
事實上,美國「三三七調查」近年涉及中國的案件愈來愈多,近者有針對通訊設備商,對中國鋼鐵業的打擊更是不遺餘力,令人擔心貿易保護主義崔護重來。
更令人憂慮的是美國正處於大選年,兩黨競逐出戰總統選舉的候選人為搶奪眼球,多次將矛頭指向中國,提出「中國搶掠」論,且成功獲得龐大的支持,正折射出美國的民粹排外及保護主義抬頭,相信未來的貿易摩擦將更頻繁,對自由貿易無疑是一大打擊。
其實,中國產品再以低價競爭已證實不合時宜,繼續做好產業升級轉型是必然之路,中國鋼鐵業看似犯了眾怒,究竟是中國的錯還是代罪羊,儘管各有各說法,惟五倍多的關稅等於斷絕中國鋼材出口美國的門路。
中國鋼企經已連年虧損,地方政府寧願提供巨額補貼,也不願鋼企倒閉帶來失業問題,殭屍企業仍苟延殘喘。中國辯稱鋼鐵產能是全球性問題,源於全球的需求不足,但中國正處於L形經濟,短期內難以復甦,去產能已不能再光說不練,經歷陣痛無可避免,危機加深更是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