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商時代,刷單似乎是重要一環。內地有快遞平台公司掛牌,在招股書中自爆刷單過程。公司透露,電商紅利減少下,商家只能通過刷單來增加銷量。若不刷單,公司在網購市場份額位置將不保。
刷單是一條複雜利益鏈。據悉,刷單過程是這樣的:公司營運制訂刷單計劃、將相應款項打到指定銀行卡、通過QQ等方式發布刷單需求、篩選符合要求的刷客、刷客在平台瀏覽並購物、公司後台確認刷單並進行備註及核對、公司向刷客進行佣金和購買款返還。
除刷手和中介,快遞也參與這一條利益鏈,快遞員透露,快遞公司經常收到空快遞,這樣的快遞重量基本可忽略,通常都是網店刷單的假發貨,有時快遞員會直接代簽後扔掉。一個由企業開始,途經刷單平台、中介、刷手、三方支付和快遞的利益鏈完成閉環。
從刷客到組織刷客的公司,到電商平台,到最終支付的公司,若不上市,刷單計入成本,若上市,刷單由投資者買單。
對電商平台銷售數據須小心。網上散布無數刷單平台,不同商品刷單收費不同,有刷單中介透露,100元以下商品,刷一次收費7元,100元以上商品,收費10元左右,刷單費用主要分給中介、刷手和快遞,發一個空包裹費用2元左右,剩下的是刷手佣金和中介費。
電商對刷單屢禁不止,背後是整個電商環境極速惡化。快遞平台負責人指,有流量的數據才會吸引資本,這一切利益鏈都是為更好進行資本運作。用戶數、成交量等KPI指標足夠好,才能吸引投資者。刷單根源是電商排名機制,須有高銷量才能達排名要求,很多賣家為流量和點擊率不惜一切。
內地大型電商等平台展開專項刷單整治活動,但成效甚微,對於企業來說,不刷單無法生存,更不可能有投資,大電商平台附着無數刷單小系統。專家稱,有刷手成立公司,即使帳號被封,等風聲過後,再招一批人重新開始,除封號和處罰商家,法律層面幾乎空白。
刷單首先是迎合消費者心態,其次也符合商家利益。消費者喜歡排名靠前、好評率高的電商。
此時,商家可能刷單和刷評價,不刷幾乎是自取滅亡。現在電商衍生更多黑科技玩法,如刷單時把過程錄下,對網店店主進行敲詐,甚至有專職差評師等。刷單生態鏈顯示所有造假,不在互聯網金融之下,但因沒有引發金融風險,引起的關注不夠。
電商在變現方面面臨困境,由於盈利模式不確定等,刷單變成最廉價保住排名手段,只要電商存在,消費者還盯着好評等硬指標,刷單就不會消失。若刷單一直猖獗,對電商數據就須謹慎,電商產品的信用亦無法有根本好轉。
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內地經濟評論家及財經專欄作家。
作者:葉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