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金投資 未來風險仍高

金管局昨日派發外匯基金首季成績表,去年掌舵人一句「無能為力」,基金投資勁蝕一百八十三億元,要港人埋單。雖然環球金融市場依舊風雨飄搖,外匯基金今年首季卻能勁賺二百四十一億元,一舉把去年失地收復。

外匯基金被視為港人財產,賺錢當然比蝕錢好,然而基金往績平平、投資策略保守,甚至可說不思進取,外匯基金首季能夠瞬間交出雲泥之別的成績,只是反映一六年開局,環球金融市場波動多變,隨時會出現三更窮、五更富的情況。下半年美國一旦提速加息,市勢逆轉下,由賺變蝕絕非無可能,故港人對第一季的成績實不宜高興得太早。

美國聯儲局去年底啟動加息後,息口前景還是陰晴不定。歐、日央行眼見經濟病入膏肓,史無前例動用負利率措施,但仍無助振興投資信心,而且更被視為央行技窮,引發資金蜂擁回流到日圓及債券市場,歐、日罕有地出現國債投資者倒過來向國家付息買債怪現象,目的就是為了避險,結果造就了外匯基金首季輸股贏債。

事實上,外匯基金首季投資收益,主要受惠於有利的市場環境,收益大部分來自美債及外匯投資;相反,一心化被動為主動,押注在本地及海外市場的股票投資,錄得六十二億元及九十九億元的嚴重虧損。在在反映,坐擁三萬多億元的外匯基金,表現盛衰,與決策能力沒有直接關係,只是建基於押注在美元資產的安全策略,在美元及美債非金管局可控底下,搭上了首季贏錢順風車。

近日聯儲局會議紀錄曝光,揭示局內成員對六月加息還未死心。從客觀環境看,美國四月份CPI環比上升百分之零點四,是超過三年最大單月漲幅,反映物價回升勢頭持續;近日市場對聯儲局六月會議或之後的加息預期,不斷升溫,若聯儲局最終落實加息,市場波動情況更難預料,外匯基金的佳績能否維持,實屬疑問。

儘管外匯基金最大職能在於維持聯匯制度穩定,但也直接涉及政府儲備投資,故香港市民對投資表現會特別關心,觀乎外匯基金投資保守有餘,回報飄忽,已惹來不少批評,更諷刺的是金融海嘯後,金管局年年向港人說《狼來了》的故事,一直強調美國加息周期會帶來市場震盪,現實卻是明知市場風險,但策略依舊。當遇投資失利,只能搬出無能為力、市況難測等說話,為差勁表現開脫,實在有負市民大眾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