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iBond有違初衷

金管局上周剛與承銷行討論第六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的銷售安排,料下月上市。政府發行iBond初衷是助市民抗通脹,推動零售債券市場發展。惟發行iBond漸成例行公事,不少抽中iBond的市民短線獲微利即沽,能否仍達原有目標成疑。

首批iBond於一一年推出,當時本地通脹率近6%,創九七年後最高,加上美量寬方興未艾,那時發行類似美國通脹掛鈎國債(TRIPS)的iBond可謂完美時機。

效益不及增免稅額

iBond派息跟本地通脹率同步,目的是在接近港元存款零利率、但通脹趨升下,局部減輕通脹對市民影響。另本地債券市場發展遠落後於銀行體系及股市,發行與通脹掛鈎的零售債券,有望促進本地債市發展。

iBond既然是政府發行,利息自然由官方埋單,歷年來政府在iBond派息已支付約40億元。iBond派息視為抗通脹的一項利民措施,惟市民是否認購iBond,政府無法估量誰人受惠,措施欠針對性。相較之下,今年預算案提出調高免稅額10%,以抵銷過去四年的通脹,受惠對象明確得多。

短炒工具 不利債市

自第二批iBond起,市民均樂於認購,去年更創近60萬人認購的歷年最高,每人只獲發一至兩手,同時,上市初期獲利即沽情況漸普遍。iBond每年發行額為100億元,但上市首日於港交所的成交額,由首批的1.59億元,升至去年17.72億元的歷年最高。iBond由抗通脹紓困工具,漸成短炒工具。若市民抱着賺粒糖心態認購iBond,對推動零售債市發展作用有限。

今年預算案建議推銀色債券,即長者版iBond。有關當局未公布細節,但傾向條款與普通iBond相若,派息與本地通脹率掛鈎,最低派息率為兩厘,較iBond的一厘為高。據悉,去年60萬認購iBond的市民中,有8萬多人為長者,可見針對長者的穩定回報產品有市場需求。

銀色債宜擴發行額

現時的長者,年輕時存錢進銀行,可賺取幾厘息,今天零息彷彿為新常態,股市風高浪急,不大適合長者,如何讓長者有較穩健投資選擇,於晚年有較穩定收入,確實是一大難題。長者iBond從利民角度來看,受惠對象明確,措施較iBond有針對性;政府亦打算限制銀債投資者只能沽售予金管局,冀杜絕短炒現象。這兩方面是有所進步。

長者iBond規模待定,若發行額50億元,每手10,000元,假設派息(通脹率)為每年三厘,每年長者於每批銀債總得益僅1.5億元,幫助不大。

根據統計處數據,現全港有逾110萬位長者,若有三成長者認購,每人恐怕僅獲一至兩手,每年收息300至600元,卻要長者去銀行開證券戶口,尚未計算相關行政成本,似有違成本效益。當局宜加大發行額度,讓每位長者可認購10手或以上,亦不失為政府早前提出「公共年金」的試驗版。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講師葉德生參與本文)

莊太量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南京大學思源講座教授,2000至2005年於全球理論計量經濟學排名37,著有400餘篇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以及中港報章。莊教授現為標準工時委員會,交通諮詢委員會,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委員。

作者:莊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