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維持利率不變,預示今年加息次數由四次降為兩次,金融市場一片歡騰,標指更創下今年新高,香港投資市場雖然亦受帶動,但息率因素遠不及中國經濟下行拖累嚴重,大家毋須過於亢奮。
眾所周知,香港經濟的痼疾是「身不由己」,當美息超低時憂慮資產價格瘋漲,在美息趨升時卻擔心資金流走,碰上中國經濟下滑變成蠟燭兩頭燒,即使短期未受「息魔」衝擊,惟加息只差遲或早,短暫的安穩並不能視為危機解除。
香港今年初曾飽受資金外流的困擾,但隨着美元回軟,港元由俟近弱方保證區間變成俟近強方保證,在銀行結餘繼續「水浸」下,有業內人士甚至認為香港今年亦無加息之虞。不過,縱使加息對香港並非迫在眉睫,惟息率只是影響香港經濟的其中一個因素,香港近期已跟隨中國被調低主權評級展望,企業借貸的息率仍有機會調升。
不管今年加息多少次,香港樓市已確認跌勢,只是息率影響輕重緩急。近期樓市出現成交小陽春,或因有準買家見加息步伐慢於預期而急不及待入市,亦有新盤由發展商合共提供九成按揭爭取上車客。然而,供樓是以十年計的超長線投資,兩三個月內的息率高低不必太過在意。
每次聯儲局議息後難免眾說紛紜,市場所解讀的「兩次」是「上限」,使美股揚、美元落,但不要忘記美國剛公布的二月核心通脹同比升逾百分之二的目標,新屋動工量增幅5.2%勝預期,就業市場亦持續向好。雖然聯儲局主席耶倫承認,自去年十二月以來美國經濟前景變動不大,但何故會使聯儲局減慢加息步伐?弦外之音可能是歐洲和日本的負利率政策,變相美國「被加息」了。
相對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的勇往直前,耶倫的立場顯得時鷹時鴿。聯儲局去年屢誤加息時機,到年底才勉為其難的為加而加。今年的境況似曾相識,由三月拖至六月,假如部署六月加息,最遲四月會議便需作出「預告」。耶倫雖欲「利率正常化」,但面對一個不正常的市場,所受的掣肘非常理可喻。
其實,投資市場在今年首季已經歷一個起落循環,香港股市和樓價卻不同調子,在在反映結構性問題。或正如「債王」格羅斯所言,即使美國今年只加息一次也會引發很多問題。因此,加息雖慢來,投資者危機意識卻不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