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美仍為增長火車頭

金融市場近月反覆波動,令人日益關注環球經濟增長前景及成熟與新興市場之間的互動。部分人士認為兩者的關係已經轉變,現時新興市場在推動環球增長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然而,我認為美國經濟,仍然是環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至今沒有新興市場可以取代這重要地位。

縱遇危機未衰退

儘管新興市場的增長率,在過去二十五年持續高於成熟市場,但成熟市場在九○至九一年、○一年及○八至○九年的經濟低迷時期,都令新興市場的增長顯著放緩。這反映不少新興國家的經濟增長模式,都以出口主導,其增長受成熟市場的經濟低迷嚴重影響。

相反,在上述時期,只有源於新興市場的九七/九八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影響到成熟國家的主要危機。有關危機拖累成熟國家,令經濟增長轉弱,但不至於陷入衰退。

新興市難擔主導

中國或整體新興市場也無法取代成為環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主要基於三個原因。首先,大部分新興市場貨幣與主要貨幣掛鈎,例如美元和歐元,意味着當地的商業周期,一般由所掛鈎貨幣的國家主導。

新興市場的貨幣和信貸市場,在○九至一三年出現過度擴張,導致經濟過熱及經常帳惡化,反映其獨立行動,以及帶領環球經濟擺脫衰退或低增長的能力有限。換言之,成熟市場的周期,並非由新興市場的貨幣政策所主導。

內地影響力有限

其次,即使是有如中國般龐大的經濟體,其在貿易方面對成熟市場的影響亦屬有限。由於中國三分之一的進口為商品和原材料,因此有能力並已經對部分商品生產國的需求造成顯著影響;不過除了澳洲和加拿大外,向中國供應商品的主要國家均為新興市場。

另外三分之一的進口為輸往第三市場作加工及轉口的零部件和半製成品,其最終需求取決於海外市場。餘下的三分之一進口為資本財貨、機械和其他製造品(如汽車或奢侈品),即使如此,日本和德國出口至中國的製造品僅佔兩地國內生產總值的2至3%。

最後,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基本上仍然貧困,難以對成熟國家的工業產量構成影響。成熟國家的人均收入,處於高水平,意味着這些國家,現時主要為服務生產國,大部分製造業活動,已經遷往成本較低廉的新興市場。

雖然現時成熟市場,是新興市場製造品的主要買家,但新興市場,只是成熟市場服務的小型買家;由此可見,就貿易關係而言,新興市場對成熟市場的依賴較高。總括而言,美國仍是環球經濟增長的重要火車頭。

祈連活

祈連活(John Greenwood)為景順集團首席經濟師,亦從1998年起獲委任為香港外匯基金貨幣發行委員會的委員。祈連活最為港人熟悉的是其「聯繫匯率之父」的稱譽,這緣於1983年他以Asian Monetary Monitor編輯的身份撰寫了一篇文章,提出聯匯的好處,同年港府亦決定把港元與美元掛鈎,至今依然維持。

作者:祈連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