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調經濟政策 首要殲滅口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北京召開,會議主要定調明年宏觀經濟政策,關注點包括「供給側改革」和房地產去庫存等。面對一年比一年惡劣的經濟形勢,中央須實事求是,戒除好大喜功,好好思索未來的路要怎樣走。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早已提出「四個殲滅戰」,分別是化解產能過剩、降低企業成本、去除房地產庫存、防範金融風險,「殲滅」是很強的攻擊字眼,實際卻是打守勢。當「三架火車頭」全部死火,在需求方面強行刺激已此路不通,故轉而從供給鏈着手,亦即近期新詞彙「供給側改革」的來源。

「殲滅」兩字很響亮,可是這四場戰役早已交戰多年,名副其實是「持久戰」,甚至是光說不練。就以產能過剩為例,每年說不下百次,聽得耳朶生繭,應對方法卻非限制新增產能,而是推升需求去化解,四萬億救市、「鐵公基」、汽車家電優惠等政策過後,問題繼續無法改善,為怕陣痛卻換來長痛。

中國每年都創立不少經濟新名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中國製造二○二五」,一五年炒「一帶一路」,一四年炒「新型城鎮化」,除了為股市提供炒作主題之外,大多是換湯不換藥。「創業」是在網上開店,「互聯網+」全世界都在做,走下坡的工業加上年號便有了新目標,城鎮化亦加上「新型」頓時變得時髦,一切都是企圖偷天換日。

十八屆五中全會又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類發展。當年鄧小平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經濟發展舉世矚目,亦埋下現今滿天霧霾的惡果;今日巧立名目,將發展分成五個支流,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可持續發展」。有學者說,中國正逢「成長的煩惱」,亦即發展遇到樽頸,寬鬆貨幣政策和基建投資這三招兩式已無法帶領民眾跨過「中等收入陷阱」。

總部位於紐約的「中國褐皮書」發表報告,指第四季度經濟形勢全面惡化,尤其利潤「令人不安」。這份報告在內地媒體不見轉載,報喜不報憂已是慣例,股市照樣上升便掩蓋了「令人不安」的事實。

儘管改革未盡人意,但國企改革的確很大手筆,且並非大展鴻圖擴充業務,而是合併重組化零為整。在全球經濟均停滯不前之時,採取守勢亦是一個方法,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不能年年淪為口號;明年是新五年規劃的開端,最先要殲滅的是只顧嗌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