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業一沉不起 復甦風險要警惕

在金融海嘯之後,超低息及貨幣寬鬆造就全球股市榮景,反觀另一經濟風向標之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卻創下歷史新低,較高峰值暴瀉九成半。BDI委靡不振有許多成因,但肯定反映了中國製造業萎縮導致大宗商品需求下降,惟投資者亦需反思:股市與BDI的懸殊對比,究竟哪一個更能反映真實經濟情況?

BDI的跌幅可媲美歷史上最大型股災,股市泡沫爆破尚不稀奇,但BDI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包括煤炭、鐵礦石和農產品等乾散貨,亦涉及汽車、家具、成衣等消費品海運;乾散貨市場不景氣有迹可尋,但連集裝箱市場亦同創新低,主力消費的發達經濟體及負責生產的新興市場均存在結構性缺陷,最終互相拖累。

要解釋BDI跌因可列舉多種理由,航運企業眼闊肚窄使運力嚴重過剩,中國經濟下行兼向服務業轉型,美國電子消費產品多靠空運,而製造業亦紛回歸本土,航運業作為舊經濟產業不免受到衝擊,油價下降進一步令成本和運費跟跌。不過,近期的跌勢卻是市場恐慌情緒主導,大宗商品價格跌跌不休,BDI不但較高峰值判若雲泥,與今年八月高位跌幅亦達六成,這感恩節和聖誕前的傳統旺季竟逆市再跌,發達國家的零售市道冷暖自知,連串恐襲事件料影響消費情緒。

無可否認,大部分行業都存在周期性,油商和礦商在無利可圖下會減產,航運商面對不景已停止訂購新船,甚至部分面臨倒閉,中國航運業亦由四變二,一七年新船下水大幅減少,BDI相信並不會無休止下跌。然而,在L型經濟及通縮陰影籠罩下,航運業將需掙扎求存。

○八年市場對需求信心膨脹,致使新船訂購大增及今日運力遠超所載;回看今日投資者對經濟復甦期望甚高,對股市和風險的胃納仍不斷上升,股市與BDI價格倒置可能其中一方出了錯。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造成通縮預期;各國央行為防通縮,加緊印銀紙;貨幣政策鬆寬,使熱錢流向股市。BDI與股市背馳並非一個健康現象,後者可能形成泡沫,美股像BDI般大跌九成難以想像,但深化的調整可能不可避免。

航運業由盛轉衰是一面很好的鏡子,告訴投資者不可盲目樂觀。金融海嘯七個年頭,經濟復甦的力度從外貿角度顯見微弱,中國經濟下行成BDI的最大殺手。當BDI和商品價格指數都預示經濟背後的另一面,對未來前景需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