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10年前,我獨自前往一個從未到訪過的國家——美國。當時我剛從商學院畢業,對未來感到焦慮,但仍有滿腔熱誠,要在蓬勃的金融市場中尋找出路。這份熱誠直至今天仍未消散,推動我邁步向前。
中國政府在○五年宣布,人民幣與美元脫鈎(當時匯率為8.27:1),算是我的財政補助,因在求學時,人民幣兌美元走強,令學費以人民幣來算更實惠。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的銀行從事貨幣交易,需日夜輪班工作,緊貼24小時運作的國際市場。白天,我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負責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客戶大部分是出口企業,當時中國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貨物炙手可熱。我的工作僅僅是每天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大部分時間,我的交易對手只有央行。
然而,夜班就有趣得多了。我負責全球外匯市場,協助客戶將合法外匯儲備進行兌換,而交易則涉及主要貨幣,如美元兌日圓或歐元。國際銀行向我任職的銀行出售多種金融產品,包括期權、掉期交易,甚至更特別的衍生品。
10年後的今天,我在銘基亞洲管理中國股票基金。我認為中國要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央行採取行動,調低人民幣匯價。以外匯市場近年發展來看,人民幣交易區帶擴闊,眾多國際及國內銀行成為了市場交易商,人民幣更有望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的其中一種貨幣,改變的時機也許到了。
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人民幣無法再繼續與美元密切掛鈎,或者再讓聯儲局影響中國的貨幣政策。決策者決心重整中國經濟,而人民幣的轉變過程進一步推動着這改革。
銘基亞洲基金經理
作者:Sherwood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