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前是實行計劃經濟,也由於這原故,中國每五年會公布未來五年的經濟計劃。自從中國往市場經濟靠攏,計劃經濟的色彩也變淡,但這種每五年一度的經濟藍圖,仍是主宰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現在的五年「計劃」也改稱為「規劃」。
在上周二內地公布「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文件,當中刻劃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策略。對香港來說,這個文件重要,因當中有關香港的論述,可理解成香港未來五年如何配合國家發展,自然應受各方關注和重視。
在「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文件中,特別點題香港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上的角色,除重申香港在這三方面的重要地位外,更再帶出香港可在內地發展上提供的協同效應,內地重點推動的一帶一路,珠三角內前海、南沙、橫琴的開發,這些都是讓香港發揮優勢的場合,讓香港可擔當更重要角色的舞台,這些場合和舞台未來可給香港帶來龐大商機。
首先,香港在金融、航運和貿易上的能力和地位毋庸置疑,這都是香港的傳統優勢所在,也說明香港這個金漆招牌在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說明香港經濟要往前行,必須和國家發展互相配合,以香港的優勢去為國家發展作貢獻,這是香港的出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雖是香港強項,但在這些優勢上專注,卻是令香港產業結構出現單一化的趨勢,這樣對香港發展不無隱憂。
若香港可和內地完全融合,香港產業單一化不是大問題,因人才可往內地其他地方跑,問題是香港和內地的融合還不是完全,加上在發展方向上過分單一也不利長遠定位,香港有需要在穩固原有的優勢基礎上,去找出產業結構多元化的空間。在這方面香港有急切需要,過去的經濟轉型也見到,單一化產業結構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我們不能只見到機遇而忽視風險。
第二,是發展步伐。在上一個五年規劃裏,南沙、橫琴和前海已被點名作重點發展,也得到各種政策支持,這三地五年間已有了很大成果。在「十二五」規劃中,香港在這三地的發展上已有其定位,但在這三地快速向前的當兒,香港角色明顯不足,內地已開始有聲音抱怨香港在配合三地發展上的效率。
展望「十三五」規劃,香港要在配合內地經濟發展上加把勁,才可在這場盛宴中找到重要一席,而不是簡單當陪客。目前已有港資金融機構進駐前海,這是很好的一步,未來這方面會給香港更多發展空間,憑藉地理上優勢,香港可在「十三五」規劃上發揮重要作用,和內地經濟發展構建多贏局面。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兼金融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及公司管治,在國際著名財務會議及期刊已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多本作品。
作者:蘇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