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走資不絕 港股彈力存疑

港股在連跌五個月後,十月終隨外圍股市迎來較強勁反彈,但值得注意的是,對美國暫緩加息的預期及內地五中全會的憧憬經已消失,相信十一月將回歸平靜。股市表面風光,交投則非常淡靜,卻見到金管局每日忙碌接下港元買盤,背後是人民幣貶值觸發的拆倉不絕,本港人民幣存款連月大縮水。由於資金去向背道而馳,投資者宜關注美息及中國經濟前景,小心年底有暴風雨。

恒指和國指的反彈幅度雖然絢麗,成交未能配合,上周三成交金額僅逾六百億元,創逾八個月新低,反觀滬深成交回升至萬億元人民幣以上。按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估算,港股成交約是A股的八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屬於正常,惟現時跌至二十分之一。投資者不願入市,可能是對升勢能否持續欠缺信心。

十月下半月有三大中資金融股接力招股,前兩隻僅險守招股價,反應不盡人意。以往每逢港股上升及大型招股活動,資金流入促使港元強勢,金管局十月不斷注資於理不悖,但此趨勢由九月跌市開始,金管局累積注資千五億元,銀行體系結餘逾四千億元,資金顯然沒有大舉撲入股市或新股,只是人民幣走資潮的延續。

九月本港人民幣存款大減八百多億元,在「八一一閃貶」後,反映存戶對人民幣信心驟降。人行見市場反應劇烈,十月回頭是岸多次入市托匯價,昨日更創八一一後最大單日升值幅度,但從金管局接盤的頻率推測,十月份人民幣存款流走只怕有增無減。

正當中國躊躇滿志,預備十一月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讓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一籃子貨幣內,上海自貿區亦率先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以示好。然而,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及人民幣的信心未改觀,納入SDR未必是福,意味更易受衝擊,站上國際舞台是需要付出一些代價的。

人行十月再實施「雙降」,有評論指未來再減息空間已極為有限,因與美國的息差過小,資金流走和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十二月,美國有機會加息,歐洲和日本則磨拳擦掌加碼量寬,新興市場股匯或再陷風險。

港股在升市和跌市均身先士卒,投資者在過去半年五味紛陳,每日成交金額由二千億元降至六百億元,十月升市仍激不起熱情,五中全會未散會先散水,月尾連跌三日,小康社會、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只是美好願景,難掩眼前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