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內地一口氣減息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股票市場反應正面,也凸顯目前經濟困局,即內地總體經濟大勢不是那麼亮麗,需要增加市場資金流動性來提振經濟,可是股票市場卻因資金充裕而得到支持。
一方面經濟環境不算好,另一方面卻因這個利空因素,反令資金充裕而股市做好,這個情況在金融海嘯後已不是甚麼奇怪的事,美國經濟表現差劣,但道指卻逆向上升,到了現在這個狀況在中國又再發生。
從經濟數據來看,內地的經濟大環境並不看好,現在「保七」也有相當難度,否則也不用減息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可是單憑這個數據背景便看淡內地經濟,卻是有點武斷,因為內地經濟發展已過高速增長期,未來趨向是從中度速度發展,而且內地也會以行政手段來確保經濟發展速度,在這方面我們不用對內地經濟看得太差,但未來內地經濟發展速度會時快時慢,反映的是內地經濟轉型。
內地經濟已到一個轉捩點,即發展模式已擺脫低成本生產的固有形態。從前,內地是世界工廠,但現時內地勞動力成本優勢已一去不返,在勞動力成本上是比不上其他東南亞國家。對這個情況我們不應覺得奇怪,因為一個地方在剛開始發展時,勞動力成本必然較低,後來會因為經濟發展到一個程度,失去勞動力優勢。
從前,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都曾有過一段低成本工業生產的歲月,現在這些經濟體的勞動力也上升,也因勞動力成本上升,往後發展自然是產業的升級轉型。香港在七十年代還是輕工業蓬勃的年代,但到八十年代也向服務業轉型,未來內地也會步向這條道路,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
問題是中國經濟規模巨大,要讓經濟發展攀上更高的一個台階,轉型要花上相當的力度和時間。這個道理其實很易理解,在發展初階工業生產時,需要的是龐大的廉價勞動力,但往下一個層次發展時,所需要的便不再是便宜的勞動力,而是具質素的勞力投入,不管是工業生產或是服務業的提供,人力質素要求比從前高。
這個改變對勞動力市場的供求有着不一樣的影響,在求的方面,自然是對高階人才的渴求,也意味着具質素人才的市場價值會大幅提升;在供的方面,也令各種人才培養機構有着變化,如何可以提供充足人才給市場,便成了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
上文所說的是發展的大方向,可是內地經濟規模之大,令勞動力市場供求改變不能一蹴即至,也令內地經濟轉型遇上不少困難,例如不少人的勞動力素質,配合不了市場所需,他們的生計要是未能在經濟轉型中得到妥善安排,對社會穩定會帶來不利影響,這些考慮會影響着內地經濟轉型速度。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兼金融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及公司管治,在國際著名財務會議及期刊已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多本作品。
作者:蘇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