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爭取在內地設立倉庫屢戰屢敗,旋即改變戰略,乘勢推出「倫港通」,在高價收購LME三年之後,希望能打通商品期貨發展的關節。當然,有發展就有機遇,多一批產品有利無害,但種子能否發芽成長尚要看天時地利。港交所過去推出新產品的往績並非百發百中,倫港通也非奇貨可居,而且香港的橋樑角色近年被逐步淡化,前景充滿挑戰。
倫港通開宗明義為香港投資者買賣LME產品提供方便渠道,為內地企業管理金屬價格降低風險成本和門檻,故事未開展前總有一番美好想像,但懷疑的目光亦難以排除。本地散戶向來對股票以外的產品興趣不大,就算想投機商品市場亦可能傾向於買賣ETF;而香港早就是自由開放市場,欲參與LME交易亦有許多渠道,內地期貨商不少已是LME會員。倫港通的賣點是方便、低成本和低門檻,但能否吸引投資者,最重要是價值創造和質素。
中國逐步開放資金進出,民間五十四萬億元人民幣存款是「大金礦」,俗稱QDII2之合資格境內個人投資者機制如箭在弦,滬倫通、滬紐通及滬星通等可望相繼誕生,海外金融產品將目不暇給。港交所經常恃着「背靠中國」的優勢,這次慶幸成為中英交好的其中一份「禮物」,惟禮物也有美觀和實用之分,最好不要「得物無所用」,但西方投行過去兩三年相繼退出大宗商品市場,港交所早就錯過發展的最佳時機。
倫港通許多細節未明,論成敗言之尚早,但不能像滬港通在開通後方知漏洞百出。倫港通需有一個廿四小時全天候交易平台,可是初期交投量相信不會大,本地期貨商視乎收益未必願意投入大量資源發展。
投資大未必有回報,港交所高價收購LME之時躊躇滿志,LME是全球最大基礎金屬交易所,中國是全球最大商品進口國,但三年時間過去了,何故當初的如意算盤未能打響?LME在內地未有倉庫相信是問題之一,其多次嘗試建立倉庫卻屢遇阻力,以為賣給港交所就可破除障礙,殊不知中國已跳過香港這橋樑,要直接與上海期交所競爭,當中顯然處於劣勢。
香港意欲憑藉倫港通打造成為「商品交易中心」,再憧憬「一帶一路」建設勾劃出宏偉藍圖。然而,最好還是從小處一步一步的建立聲譽,倫港通初期能提高亞洲時段的流動性已算不錯的成績,由開通到暢通須經一段艱辛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