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季經濟增長未能「保七」,是○九年以來首次,亦是意料中事,但已較預期為佳。其實,經濟增長是高於或低於七並不重要,因為結構調整的迫切性愈來愈明顯,也無可避免要承受轉型帶來的陣痛。
綜觀今次數據,雖然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卻未足以扭轉GDP季度增幅滑落趨勢,加上通縮風險加大,將迫使人行加碼「放水」,可是美國加息猶豫不決,中國必須小心拿揑寬鬆力度,確保成功軟着陸。
據中國官方解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百分之六點九,是由於世界經濟復甦不及預期,美國加息預期升溫令金融市場動盪,多國貨幣進一步貶值,令中國出口市場放緩;內部則由於股市調整,人民幣貶值,加上仍處在結構調整關鍵期,傳統產能過剩行業增速下滑等因素,令經濟轉弱。
中國經濟結構由投資主導向服務業轉變趨勢更加明確,首三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創五年新低,工業增加值創半年新低,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則升至逾五成,最終消費支出亦持續上升,對經濟增長貢獻高達百分之五十八。在此消彼長下,服務業增長超過製造業,意味着第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進一步上升。不過,面對工業增長乏力及投資下滑,經濟下行壓力仍巨大。
目前內地經濟存在短期弱勢企穩的預期,中期則依然看淡,消費表現雖佳,卻缺乏扭轉乾坤的能力,市場預計第四季經濟增長可能降至百分之六點四左右。當局的短期政策仍是集中基礎設施,貨幣政策則繼續寬鬆。由於數據顯示內地經濟形勢仍嚴峻,勢必令貨幣政策更寬鬆,人行放水預期升溫,可能先減息後降準。其實,中國近期已採取多元化放水措施,人行上周宣布把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擴大至11個省市,可視為曲線放水。
值得指出的是中國經濟通縮風險日益顯著,大規模寬鬆政策勢在必行,現時人民幣匯率逐步回穩,貶值造成的資本外流壓力緩解,但美國聯儲局是否在十二月加息,肯定會影響內地貨幣政策推行時間表。人行何時減息降準,必須結合國內外情況,以及社會的資金需求,
與歐美日等國家相比,中國仍有很大的放水空間,雖有助經濟走出寒冬,但當前經濟結構調整持續,消費未能抵銷投資放緩,經濟仍有下行壓力。由此可見,單靠放水不足以徹底解決經濟下滑,惟有大力推動國企改革打破壟斷,才能令經濟走出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