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穩人幣匯率最關鍵

中國九月份出口按美元計價按年下跌3.7%,比市場預期的下跌6%好,跌幅也比八月份的5.5%有所收窄,但九月份的進口繼續惡化,按年大跌20.4%,遠遜於市場預期,跌幅比八月份的13.8%擴大6.6個百分點。

進出口下滑屬正常

有分析認為,這反映中國的內外需求疲弱,而且內需更是差過外需。九月份中國進口跌幅擴大,並連續第十一個月出現負增長,為二○○八年國際金融海嘯以來持續最長的跌浪,顯示中國內需疲弱,經濟還在下行,這也意味着下個星期公布的GDP將面臨着「破七」風險。

另外,九月份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同比漲幅回落至1.6%,低於預期的1.8%;而生產者物價指數同比則下降了5.9%,為連續四十三個月負增長。

有分析指出,目前內地經濟的通貨緊縮壓力大,央行再放寬貨幣政策勢在必行,在第四季度會再降息降準。正因為數據表現比較疲弱,人民幣在岸及離岸市場均出現貶值。同時,市場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又開始升溫。

就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來說,中國進出口貿易表現下滑十分正常。不僅中國是這樣,事實上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全球經濟疲軟,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不可能出現急速增長,更何況中國的出口形勢已開始好轉,應該是可喜的成績。

最重要的是,中國的進口之所以會出現持續十一個月的負增長,而且負增長愈來愈大,不僅在於中國的外需減弱或中國內需比以往小,更在於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快速下跌。當大宗商品如石油價格、礦產價格的大幅下跌時,即使是進口量增加,進口總額大幅下跌也是十分正常。

內需佔GDP比重大

如果中國進口總額下降是因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所致,對中國來說是好事,因為這表示中國可以用更少的錢購買更多的東西,市場根本上就毋須擔心中國對這些產品的內需在減少。

況且,早幾年中國經濟過度增長,導致對外部產品的過度需求並由此引起中國不少產品的產能過剩,目前中國經濟調整,對這些產品的需求減少也是正常。物價低水也是全球各國的普遍現象,中國物價體系與他國有一定的區別。

還有,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戰略的轉型,早就從以往對外部的經濟過度依賴逐漸轉向為內在需求的擴張上,從早幾年開始,中國GDP增長已經開始轉移到內需上,目前消費佔中國GDP增長比重在不斷上升。

八月份人民幣貶值,對中國出口肯定會有積極影響,令第三季度出口跌幅收窄。今年政府推出一系列經濟政策,估計會在第四季收效,相信中國第四季進出口貿易比第三季好,市場不必過度擔心。

中國的經濟數據容易成為人民幣又貶值的理由,政府一定要緊密關注人民幣匯率市場變化,不要讓市場利用這些數據重新來炒作人民幣貶值。就當前的形勢來說,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不僅關係到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也關係到股市如何能夠樹立信心,繼而關係到全球市場的穩定。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作者:易憲容